“我们全国市场销售实现5.14亿元销售,同比增长30%,贵州地区增长100%!”3月26日晚间,随着“天下第一会”第92届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拉开序幕,各大品牌白酒业借此机会或发布新品,或发布企业最近的销售业绩,习酒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凭借传统工艺酿造高品质品质产品,市场逐步扩展而逆势前行,保持稳步增长。以习酒为代表的贵州中小白酒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探索适合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常态化途径。
1.新常态下 运气不再为品牌镀金
2014年足球世界杯上,当德国以1∶0战胜阿根廷捧起大力神杯后,体育新锐评论员麦卡这样说:“运气可能经常开玩笑,但不会一直开玩笑……”的确,在过去的白酒产业发展黄金期,无论大小品牌,都在快速增长的市场环境下分得一杯羹,或赚个盆满钵满。
2012年开始,白酒产业的发展脚步逐步放缓,进入深度盘整。而习酒却在诸多酒企在产业盘整中陷入发展困局时逆势前行,凭借茅台集团强大的背景优势,美酒河流域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足够量的年份基酒储存等,先天优势明显。
除此之外,作为茅台集团旗下最具实力的子公司,习酒有着先天的酿酒基因,再拥有完整的营销体系……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德国队的基因与阵型一样,堪称完美。
在习酒公司的负责人看来,习酒不会靠这个“运气”走下去,尽管2012年开始就面临行业盘整,整个行业销售业绩都在下滑,但在中国“无酒不成席”的传统文化中,白酒的市场消费需求仍然庞大。正如业内不少人士所言,以品质优势为基础的贵州酱香型白酒,市场份额仍然有巨大的空间。
不过,随着消费转型,消费主权时代的来临,依靠政务消费,依靠“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的时代终结,中小酒企不再依靠非消费主权时代的行业畸形发展带来的运气,为品牌镀金而大赚一把了。
2.消费主权时代 用品质说话
“越来越多的消费大众选择习酒,是因为相信习酒的品质!”长期从事习酒销售的王女士说,消费主权时代来临,“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暴利模式成为过去,习酒在悉心培育品质的基础上做好服务,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白酒行业经过2012至2014年的深度盘整之后,仍未出现诸多酒企期望触底反弹的趋势,相反,一些小酒企甚至一二线酒企陷入困境,不少白酒企业甚至出现负增长。“在一些白酒核心区,已经大面积发生小酒厂倒闭现象!”有业内人士坦言,这些小酒厂之所以出现倒闭,是酒企在过去的10年产业快速发展中,依托非消费主权时代下的政务消费,虚标产品价格牟取暴利。
而消费主权时代,是消费大众需求决定品牌市场业绩的时代,“如果大众消费不买账了,品牌的路也走到尽头了”。在习酒公司董事长张德芹看来,近年来习酒之所以快速稳定发展,最根本原因在于有过硬的质量。长久以来,习酒的基酒以质量过硬闻名业内,看到过习酒生产规模的人,都相信习酒是实实在在用粮食酿出来的。习酒亦严格复制茅台的生产工艺,并在其基础之上保持了独特的勾兑路线和口感— 习酒强调入口醇和,茅台则更强调后尾的细腻、回味悠长。
3.质量坚守 助版图扩张
张德芹视质量如生命。他每年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酒厂,对酿酒的每个环节都如数家珍。其中,两万八千吨的高温制曲车间是张德芹的骄傲。在赤水河畔的峭壁之上,习酒兴建了超过1500个窖池,每个窖池深3.6米,可以盛放28吨粮食。整个制作均遵循古法,窖池采用条石窖发酵,大曲贮存时间长达六个月才能投入生产使用。每逢重阳,用于发酵的粮食被投放进窖池,如此周而复始。工人们日复一日地耕耘其间,灼热变冷、已经被酒糟浸透发酵无数次的深褐色地面,每天也会因红高粱的屡屡到来,迅速变为红色。
习酒原料的选取亦颇为讲究。仅此一项,习酒对颗粒饱满度、水分含量、淀粉含量、卫生指标、农药残留等指标的初步检测就有10多项。
3月26日至28日在成都召开的糖酒会上,习酒销售公司负责人宣布,全国市场销售实现5.14亿元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高达30%。其封坛酒、定制酒在公司战略支持下,一路飘红。
同时,习酒大本营的贵州市场实现翻翻增长和版图扩张。
据透露,截止3月20日,习酒今年销售已超3亿元,同比去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率已经超过了100%,这是一个业内人士不可想像的数据,从这一点看来,可以说习酒几乎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的标杆。
目前,习酒公司重点打造北京、天津、广东、河南、山东等多个区域市场,在集中人力、物力全力支持的基础上,习酒铺货率、动销率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