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为何踏足“金融圈”
销售疲软 业内分析500亿年度目标遭放弃
贵州上市公司天成控股的一则公告,再度从侧面证实了茅台布局金融租赁业务的事实。天成控股公告显示,公司拟与贵阳银行、茅台集团共同发起成立贵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暂定名)。根据公告的出资比例计算,茅台集团的股权出资金额约为4亿元。
在白酒行业处于持续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连茅台也低调推展金融租赁,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茅台也开始布局此前公司没有涉足的业务?
“近两年贵州茅台之所以一边进行改革组合拳;一边加大力度布局公司的多元化,其实跟2017年实现千亿目标的压力有很大的关系。”一位长期关注贵州茅台的业内人士直言。
低调涉足金融租赁
白酒行业的持续低迷,让茅台在推出酒类新品的同时,也开始加码第七大板块——金融板块,曲线涉足金融租赁业务。
根据9月18日贵州天成控股公告称,公司决定参与发起设立贵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占股比例为13%。其中贵阳银行持有67%的股权;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即茅台集团)持有20%的股权。
所谓的金融租赁其实是指,由承租人选定所需设备后,由租赁公司(出租人)负责购置,然后交付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租约定期交纳租金。其形式是一种以融物代替融资,融物与融资密切相连的信用形式。
记者根据天成控股金融租赁公司拟注册资本20亿元计算,此次贵州银行出资13.4亿元,贵州茅台出资4亿元,天成控股出资2.6亿元。若加上此前贵州茅台拥有贵州银行约7%的股份,贵州茅台涉及资金约5亿元。
其实这并不是贵州茅台首次涉足金融领域。据相关资料显示,此前贵州茅台已经将金融板块定位为第七大板块。最早投资银行,近年涉足财务公司、基金,计划进军保险行业。
资料显示,在2013年,贵州茅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成立,茅台集团为其第二大股东,集团的上市公司贵州茅台为第一大股东。此外,茅台投入超5亿元涉足基金领域。与建行旗下的建信信托共同组建茅台建信(贵州)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中,茅台支付1.53亿元用于成立公司,并投资3.57亿元用于发起母基金。
而此前贵州茅台还是贵阳银行股东。据贵阳银行此前IPO预披露显示,截至去年6月,茅台集团持股贵阳银行(发行上市前)2.22%的股份。
另据此前2011年贵州银行成立之初的数据显示,贵州茅台也曾拥有遵义银行15.27%的股份,是遵义银行的二股东,自2011年遵义市商业银行、安顺市商业银行、六盘水商业银行三家城商行合并为贵州银行以后,贵州茅台仍持有贵州银行7%左右的股份。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此次贵州茅台再度曲线布局金融租赁板块,不但是对公司第七大板块——金融板块的拓展,更是对高利润增长点的强化,而之所以选择金融租赁板块,其原因跟提振实体经济国家的相关政策方略一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说,此举虽然可以让茅台此前的闲置资金得以盘活,但由于近两年金融租赁行业蓬勃发展,涌出了近十倍多的公司,且同质化严重,贵州茅台如何做出特色仍有一定的风险。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6月末,全国共有39家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行业资产总额达到 1.4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3.4%,近十年来增长了62倍。
千亿目标的压力
资料显示,2012年初,贵州省提出组建“大茅台集团”、实现“千亿茅台”的目标,要求茅台在“十二五”计划末销售额达到500亿元。“十三五”计划末收入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
眼看2015年就要到年底,虽然贵州茅台在业绩方面实现了逆势的增长,这与贵州省要求茅台在“十二五”计划末销售额达到500亿元也有一段的距离,而这与“十三五”末实现千亿目标相差甚远。
据贵州茅台公告称,2015年中期实现营业收入仅157.79亿元,同比增长10.1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88亿元,同比增长9.11%;基本每股收益6.91元,同比增长9.11%。
“虽然上半年销售157.79亿已经好于同行,但以2014年的全年收入316亿来看,这与2015年计划销售额达到500亿元仍有一段距离。”上述人士对记者分析说,根据今年茅台定下年业绩增长1%的目标,很显然茅台已经放弃了“十二五”销售业绩达500亿元的计划。
虽然如此,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也分析说,贵州茅台正在多元化布局,虽然错过“十二五”,也是在力图追赶“十三五”的目标,而近期贵州茅台一系列的开发主业和多元化副业也是最好的证明。
资料显示,今年3月,此前提出茅台对系列酒的改革方案已经规划完成,除了之前已经披露引进战略投资者和独自运营之外,对产品结构也实行“一曲、三茅、四酱”的划分,不同产品之间的销售区域也有所区别。
在主业方面,茅台还推出铁腕护价政策,提出“2015年合同量在10吨及以上的经销商和专卖店,53度飞天茅台流通批发价格低于850元/瓶销售的,一旦查实,将不再续签2016年合同”,以保主业强劲。而在新酒开发方面,茅台还推出别具特色的女性酒。
此次再次涉足金融租赁行业,为达到“十二五”目标,快马加鞭的贵州茅台能否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