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消费市场很喜欢讨论“工匠精神”一词。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的综合表现。
在白酒行业,“工匠精神”同样也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之一。然后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匠心精神的真正感知,更多是来自于对品质的亲身体验。当一款产品出现品质无法保证,或是品质不稳定等情况时,“匠心精神”就难以在消费者心智中站住脚。
要酿造一瓶质量稳定的好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中涉及环境、原料、工艺、存储、勾调等等因素,尤其是酱酒的生产,时间长、工序多。因此对于任何一家有抱负、有理想、有追求的酒企来说,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必然。
这也是为什么国台数智酒业在经历六次技术迭代,构建了全过程标准化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之后,还要在此基础上量身定制一套贯穿全生产链的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国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制度、指标,系统地保障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持续酿造一瓶让消费者信赖的数智国台美酒。
一、国台的质量追求:零缺陷、可量化、全覆盖
任何时代、任何行业,质量都是生产者的根本、消费者的追求。在古代传统的手工制造中,产品质量往往依靠工匠的技艺和经验把关。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物勒工名”的管理制度,以此来进行质量监督、追溯问责,保障器物的生产质量,这是手工生产方式下的质量保障理念和方式,更多的是依靠人的主观性,而非清晰的界定标准。
到了现代,“一代质量宗师”菲利浦·克劳士比则提出了“零缺陷”质量管理思想,包括:工作标准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追求零缺陷;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而不是检验等。这些理念曾帮助美国、日本等国的制造业和工商业迅速崛起,至今仍被很多行业推崇。
仔细梳理国台的质量管理体系,会发现,国台对质量的坚守和追求,融汇了“零缺陷”质量管理的精华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数智技术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全方位、全过程、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机制。
质量源于顶层设计,标准重在精准执行。首先,国台从顶层设计出发,从全局角度制定质量管理战略及目标,确立了“检验检测平台行业领先、百人品评团队能力出众、管理体系落地六标一体”的质量战略,提出“产品出厂合格率100%,市场监督抽检100%合格,重大质量、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为零”的质量目标,构建高标准的、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
其次,国台在传承传统大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工艺数字化解析、标准化提升、智能化酿造、全面管理信息化等创新,打造“五化一通”质量管理模式,即以“通”的经营哲学为指导,以一切模糊的清晰化、一切清晰的数字化、一切数字的标准化、一切标准的流程化、一切流程的体系化为路径,持续强化消费者沟通、产业链融通、数字化生产工艺全流程贯通、价值观联通,实现产品、服务、管理和经营质量的全面提升。
落实到全产业链质量管理的具体实践上,国台主要分四步走:质量监控计划、源头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和成品质量控制。其中,在质量监控计划环节必须要解决五个问题,即质量标准、监控什么、谁监控、怎么监控、监控频次。
以制曲生产的质量监控计划为例。从小麦采购验收到粉碎、拌曲配料,再到压制成型,国台都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采用的小麦每批次都要进行取样检测,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有机小麦质量标准要求,软质小麦必须达到60%-70%;粉碎后不糙手、不腻手;拌曲配料要做到水、曲、粉均匀,无疙瘩、无干粉,做到手捏成团、丢下即散,同时生曲块水分含量需达到37%-41%;成型曲块每块都经过在线检查,做到边角整齐、无断裂、无夹灰,四边紧、中间松、呈龟背型,曲块总高度保持在12cm-14cm之间。在整个制曲过程中,国台明确了每个环节的监控主体、监控内容、监控方法和频次等,以便在发现不符合要求时能及时调整,并形成文字记录。
(图为国台智能制曲车间)
在源头质量控制环节,国台从供应商开始着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设置了18项评价标准,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能力、设备管理、技术开发、质量管理、供货质量、质量改进、安全环保、物流交付等等。
在过程质量控制环节,国台将工艺符合性检查、检验检测、感官品评/评价等控制手段贯彻生产全过程。一瓶国台酒的诞生要严守酒体质量“六道关”,即量质摘酒关、基酒检验关、分级入库关、贮存关、品评鉴定关、包装关,确保每一关都是“零失误”“零缺陷”,才能出厂。
当然,为确保送到消费者手上的国台酒优质无瑕,国台还会进行最后一轮把关——成品质量四检制,通过首件确认、生产班组自检、现场抽检、成品库抽检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达到100%合格目标。
为保障国台酒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稳定性,国台从2006年开始就导入了质量管理体系,相继完成了HACCP、环境、测量体系的导入。同时,国台还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完美配合,使质量责任量化到具体的某一步、某一个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无死角全覆盖。
二、质量管理,为什么国台做得更好?
现代消费社会,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瓶白酒,口感的和谐,品质的稳定,质量的升级,都会成为消费者评判的依据。因此,能否保证出厂产品达到品质长期稳定,整体质量持续向好,关乎着企业的长远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质量管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抽查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综合控制的过程,既要深化认识,更要充分利用优势,把质量管理付诸实践。那么,国台的优势有哪些?
一是产区优势。茅台镇是中国酱酒的核心产区,这里冬暖夏热、少雨少风,微生物资源丰富、独特且不可复制,是酿造酱香美酒的理想之地,而国台酒就产自茅台镇。得天独厚的出生地决定了国台酒的好基因。
(图为茅台镇)
二是原料优势。粮食的好坏决定着酒质的优劣。对于一瓶好酱酒而言,优质的原粮是起点,国台在贵州省内建有20万亩红缨子糯高粱种植基地,在河南省拥有自有小麦基地10万亩,国台引入了农事信息自动采集系统,监控气候、生长情况,两地均是实时监控、统一管理,保证了原料的产地正宗、品种纯正、质量稳定。
(国台自有红缨子糯高粱种植基地)
三是团队优势。无论是手工时代,还是智能化时代,质量都需要人才来保障。国台质量团队具备占比高、学历高、资质高等特点,目前质量技术人员占比已经达到1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73%、研究生达70人、博士有6人,各类工程师138人,国家酿酒师136人、国家品酒师128人,国家级白酒评委3人、省级白酒评委21人。
四是检测优势。通过持续的研发,国台配备了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包括气相色谱仪、生物传感器分析仪、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高精度分析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等,搭建了高标准的质检平台,满足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借助这些先进设备,国台在传统常规检测项目之外,另设置了多项自主检测项目,例如对于原料,除了要检测水份、千粒重、容重、淀粉含量、带壳粒、不完善粒、霉变率、杂质、粉碎度等,还要另外检测单宁、硬度、发芽率、支链淀粉,进一步保证原粮品质。目前,国台已经能实现对从原料、过程、半成品到成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指标全面检测,且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与专业检测机构数据对比良好。
(图为国台实验室)
五是设备优势。截止到目前,国台已经主导带动设备厂商开发了735台套的智能设备,首创全产业链融合信息化成套智能装备,填补了酱香型白酒产业的“装备空白”。这一套装备,克服了人工操作不统一性、主观性的缺点,设备操作标准化程度高,工艺执行波动性明显减小,工艺更可控。
六是质量溯源。国台通过打造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和鉴真防伪溯源系统等,解决了销售过程中的防伪、防窜货难题,实现了销售订单、计划、生产、质量、仓储、物流配送、市场稽查、消费者扫码查询等过程管理的高效整合。
国台的质量管控体系,是伴随着国台智能酿造建设在不断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国台持续开展基础科研,厘清传统工艺精髓,形成工艺和质量标准的数字化表征,为精细化、标准化控制打牢基础;积极推进智能化生产装备创新,依靠信息支撑、数字集成、智能分析,实现智能化生产装备对传统工艺的完美再现,最终达到基酒质量的优质、稳定和持续提升。
目前,国台对传统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涉及到的“30道工序、165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关键指标的确定,形成了国台特有的“30道工序、269个环节、1071项指标”,且根据重要程度,细分为A、B、C三类,每一个环节的关键参数都转变成可量化的数字标准,分别予以精细化控制。
这也使国台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模糊”走向“清晰”,从“经验”走向“标准”,保障国台智能酿造产品更加优质,品质更加恒定,从而让更多消费者感知国台“酿好酒、酒好喝、喝好酒”。
(图为国台庄园)
三、如何确保一瓶优质国台酒的诞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曾称赞国台智能酿造:“数字化是白酒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要把酿酒大师的经验上升到科学,把关键控制点变成数据,把控制交给电脑。这方面来讲,国台在生产中设置了数百个控制点,并交给电脑控制,是白酒生产现代化的一个典范。”
无论是智能酿造,还是质量管理,国台的初心都在于酿造一瓶高品质的国台酒。智能酿造通过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运行,对传统酿造工艺进行了量化,避免了传统酿酒方式中可能出现的人工操作失误等问题,不断优化参数,保障了基酒的品质。而质量管理则是通过完整的体系,从源头开始做好品质检测,贯穿生产每一个环节,确保了国台酒品质的稳定。
例如在酒体质量评价方面,国台基于传统感官评价方法和风味化学理论,开发了酒体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技术,形成了一套检测酒体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量化标准,有效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传统的感官品评易受到生理状态、品评环境等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感官感受出现波动,影响酒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建立国标酒指纹图谱相似度这一客观标准后,在物质成分上,保证了国标酒固有的物质组成,固定了各类物质的比例大小、相互关系,从而在微观层面上保证了国标酒成分的稳定性。再结合感官品评,为国标酒的质量提供了双保险。
2021年以来,每一批国台国标酒出厂前,都需要经过“感官品评+气相指纹图谱相似度检测”两道关卡,通过“感官感受+可量化数据”双重评价模式,确保每一瓶酒的质量恒定一致。从2021年到2023年,国台共完成36批次国标酒指纹图谱相似度比对,相似度均在90%以上。
不仅是品评,在原料检测、成品质量控制、饮后体感等方面,国台还首创了包括“原料到成品全产业链红外光谱质量控制体系”、“酱香型白酒饮后舒适度循证医学评价技术”、“全产业链工艺标准数字化和质量控制数字化技术”、“生产全过程大数据采集和关联性分析,建立和优化模型”等技术应用,多项科技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
在创新科技技术的加持下,截止目前,在质量管控方面,国台已荣获了包括第二届贵州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中国白酒感官质量奖、贵州省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放心酒工程·示范企业、贵州省“万企融合”省级标杆项目(国台酒鉴真溯源系统)、红缨子高粱最高质量奖等诸多荣誉。
“工匠精神”是白酒行业追求产品质量稳定的信念,国台贯彻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体系,则是运用科技,对这种信念写下的一份数智化注脚,也是让这种信念能够落地开花的保障。
无论是在数智化生产上,还是在标准化质量管控上,国台正在以长期主义的定力和坚定不移的决心,不断构建数字化时代下白酒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向着“中国新名酒”的目标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