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和6月是白酒市场的消费淡季,但各大白酒品牌近日却动作频频,引发市场关注不断,原因在于——涨价!
一方面是厂商官方售价均有所提高:
从五粮液,到郎酒,再到汾酒以及剑南春,各大酒厂纷纷将自身旗下的核心高端酒品零售指导价提高。
受高端酒厂的涨价影响,这轮酒价上涨趋势业也逐渐蔓延到了一些次高端品牌,如江西本土的四特酒等也调高了核心产品的价格。
另一方面是市场对于高端酒的零售价也开启高热模式:
据悉,终端市场上53度飞天茅台终端叫价已经直逼2400元/瓶,五粮液终端零售价也在每瓶千元以上。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提价成了市场趋势
白酒作为我国的传统酒类品种,历史悠久。酒文化、餐桌文化一直相辅相成。
从整体趋势来看,2016年以来,其实白酒行业总体产销量都有所下滑。
但从行业的销售收入变化来看,销量的大幅下滑并没有对收入造成非常严重的冲击,销量少了,但赚得不少,从中可以判断,白酒的平均销售单价在2016年后有所大幅调升,保障了行业规模没有出现萎缩。
白酒的价格变化趋势,其实也实在迎合当前消费者心态的变化。毕竟“喝少点,喝好点”已经成为中国当前最为普遍的酒文化。
从尼尔森发布的中国酒业趋势报告中可以看到,92%的白酒消费人群在2018年购买白酒的实际花费维持或超出了前一年。次高端白酒(价格300-700元)连续两年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
国内白酒市场整体已经逐渐趋向高端与次高端化,各大白酒企业也都顺应趋势,通过提价来塑造企业高端品牌形象。
与此同时,行业内部的马太效应也越发明显,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占去了白酒行业总营收近40%的份额,同时白酒阵营的亏损企业也在增多,去年全行业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还有1445家,到了今年4月底剩下1176家。
白酒行业的市场份额更多地在向头部企业与优势企业集中。
白酒的市场在哪
时间跨入2019年,如今最老的80后已经快40了,最年轻的80后也已经30岁了,甚至最年轻的90后也已经20岁了,这两代在时代潮流中成长起来的成年人群是如今的消费主力大军,也是如今庞大中产阶级的主要构成,他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消费观念也影响着如今主流的消费潮流。这是白酒行业整体趋于高端化的客户基础。
随着洋酒和红酒也开始在国内逐渐流行,过往定位于日常消费的中低端白酒收到了一定的冲击,受众用户被分散。这进一步加速了中高端白酒对定位的强化,即以商务餐饮为主要消费场景。相比之下,中高端商务用酒定位于中高端消费人群,价格壁垒和高品质等属性都更容易培养用户的忠诚度。
而只要中国的酒桌文化不发生改变,中高端白酒的市场几乎看不到尽头。
因此在大众消费品都在重点开拓下沉市场,寻找市场增量的时候,白酒行业却反其道而行,主动收缩消费范围,把目标精准地放在中等收入及以上消费人群的商务消费场景。
又因为白酒的品牌格局已经在多年的竞争中分出层次,中高端品牌的用户熟悉度较高,低端酒品牌在高端酒市场上很难有所突破,因此市场整体的中高端化趋势更加加重了行业内的分化集中,中小酒类品牌得淘汰加速。
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白酒行业未来预计将在品牌建设趋于高端化、产品定价趋于中高端化的方向上一直走下去。
市场动态
中国人口众多的优势决定了我国的民生基础消费市场始终屹立不倒,大消费行业被中外投资者一致看好!
据统计,2000/1/1-2019/6/12期间,申万一级行业中表现最好的行业是食品饮料行业,涨幅为1247%,而三级行业白酒行业的涨幅更是高达3296%,年化收益率为19.8%。
过去三年间,申万白酒行业18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几乎翻了一倍,平均盈利水平也有所提高。
而在2019年以至今的行情中,申万白酒指数涨幅高达71.86%,超过了同期沪指的涨幅19.78%。
从未来看,白酒行业得马太效应预计将继续增强,行业龙头企业的地位不断巩固,高端产品一瓶难求的现象预计将成为常态。
同时次高端酒市场预计迎来一波有活力的竞争,原有玩家将在品牌建设方面力求突破,而中端品牌将会发起向次高端产品的尝试和挑战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投资指导,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