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酒行业的日渐回暖,酒类产品投资又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在国内白酒纷纷推出限量版和生肖版布局投资市场的时候,洋酒投资热也在日渐涨潮。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洋酒投资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等沿海地区,北方等内陆市场则显得相对冷清。据业内人士介绍,洋酒投资近两年快速发展,但与葡萄酒投资相比存在产品知识结构不成熟的问题,而与白酒相比则显得过于小众。洋酒投资在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市场欠均衡
据海关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威士忌进口总额约1.36亿美元,同比增长19.97%;总量约1698万升,同比增长16.96%;均价约7.99美元/升,同比增长2.58%。在进口数据增长的背后,体现出国内威士忌市场的加速扩容。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洋酒在华快速扩容除了消费端之外,投资也越发走俏。目前洋酒投资主要集中在干邑和威士忌两种品类。其中,干邑消费及投资群体主要集中在一二线较为发达的城市中,且以华南地区为主。有调查报告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干邑酒都有望迎来大量新的消费人群和投资人群。
随着电商平台的广泛应用,洋酒流通交易渠道也愈渐多样化。但由于长久以来饮酒习惯的不同,洋酒投资贸易也逐渐呈现“南强北弱”的态势。“这不是物流的缘故,也不是人为政策干预的结果。”业内资深专家指出,“其实北方也不是不热,只是流通和交易更多在南方进行,这就加重了北冷南热的感觉。”
北京商报记者查询多个洋酒投资、拍卖平台发现,洋酒品牌产品拍卖以限量版或者经典款为主,其中,最受欢迎的单一麦芽威士忌,最终拍卖价格多在几千至十几万不等。
认知度尚低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洋酒投资交易主要是通过民间交易(包括当地酒交所、洋酒俱乐部等)、拍卖平台两种方式。一般正常拍卖平台的洋酒投资审核标准较严,投资的稳健度较高。而民间交易则不然,近年来问题频出,曾多次被曝出“炒”洋酒被骗的事件。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自洋酒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曾遭遇多次水土不服。洋酒的品牌繁杂、良莠不齐,且难辨真伪,但价格普遍偏高,导致国内投资者畏难情绪。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差异较大,且缺乏直观的洋酒投资收藏价值体系,很多有能力的投资者都更认可白酒以及葡萄酒的收藏价值。除此之外,洋酒投资的价格和变现渠道也不占优势。
全球权威威士忌作家及帝亚吉欧威士忌学院董事会成员戴夫·布鲁姆则指出,目前威士忌的投资收藏在中国仍然处于新兴市场,因此,投资者们在选择酒品投资时,不仅要关注酒厂的知名度和威士忌的年份,还要着重考虑酒液的风味以及酒厂库存。
此外,一位收藏级洋酒专业经营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当前中国人对洋酒的认知和习惯亟待改变。在中国,洋酒消费主要产生于酒吧、夜场等消费场以及商务往来宴会等,大部分投资者对于洋酒收藏的概念还不够清晰。
价格泡沫隐现
据洋酒行业分析师介绍,由于全球需求上升,英国威士忌拍卖市场在一年内首次突破2500万英镑。威士忌101则表示,2017年拍卖的稀有苏格兰威士忌的数量和价格都在2017年创纪录增长。但值得一提的是,超高的拍卖价格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中国洋酒投资市场“难产”的困境。
对此,广州一位名叫壶云的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投资价格方面,干邑这两年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但威士忌的价格则普遍呈现虚高的态势,尤其是珍稀老酒,价格一般都会偏高,主要是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缘故。而就投资价值而言,老年份的干邑虽有一定投资价值,但升值空间比起单一麦芽威士忌来说,相差甚远。另外,专家还指出,入门级的产品,若非以量为先,投资价值便会弱很多。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洋酒投资也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收藏家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中国,洋酒投资目前还属于新兴市场,很难预估未来市场接受程度如何,并且在收藏过程中风险较高。同时,与白酒和葡萄酒相比,洋酒投资还面临变现渠道较为单一的挑战,并且洋酒在国内的收藏价值和认可程度都不及国外,洋酒投资在华已经出现大量市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