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智利葡萄酒跃居中国进口葡萄酒来源国前三甲,仅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进口智利葡萄酒的量同比增速达到119.47%。智利葡萄酒协会亚太地区总监Julio Alonso表示:“再需要4个月时间,中国就能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最大的智利葡萄酒进口国。”
智利葡萄酒能在中国获得快速增长,得益于《中智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从2015年1月开始,智利葡萄酒的关税已经降到零。
然而,一场激烈的价格乱战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演。
“智利葡萄酒的竞争非常惨烈,常见手法就是价格战,2006年的时候,一瓶普通级别的智利酒,进口商给代理商的价格是58元,然后这些年逐渐降低到52、42、35、28元,到现在的22元。利润越来越低,但销量并没有明显增长。”做了十年智利葡萄酒的美灿酒业总经理张攀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他表示“整体市场是在增长,但是对单个企业来说,这个量和利润下调并不成正比。”
同时,葡萄酒经销商内参记者了解到,因为中国市场的智利酒增长迅速,一些散酒厂也转型为中国进口商提供定制灌装服务,甚至有不良商人以次充好,以低级别酒冒充高级别来出售。甚至有人去收购时间比较久的库存原液来灌装。当质疑这样的酒商时,他们的回答却是:“这是我自己的牌子,又不是酒庄的,我怎么标不管酒庄的事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乱相?智利贴牌酒市场太乱被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一个重要原因。
智利葡萄酒贴牌乱相背后
下游酒商以价格作为选品的唯一依据
南宇兄弟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张强在接受葡萄酒经销商内参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很多酒商连酒庄都没有去过,在展览会上碰到一个公司一拍即合就草率地签合同。进货回来,第一批质量还好一点,第二批就完全不是之前的那些酒了。因为这些并不合格的智利厂商根本无法控制酒的品质。”
很多经销商没有做国际贸易和品牌的经验,就是冲着低廉的价格去的,但是没有考虑到做一个品牌最重要的是产品品质和供应链的稳定,很多经销商也没有这个判断的能力。眼光短浅,经营以后发生问题,到时候再来解决就已经来不及了。
上游企业短线操作,只看眼前利益
智利葡萄酒市场存在一批投机取巧、短线操作的上游企业。有些贸易公司连酒庄都没有,照样在中国做出口。 “有些公司就只有两三个人,但是在中国市场可以做200多个货柜。这背后隐藏的是一系列问题,因为并没有稳定的供应链,这些贸易公司在智利各个产区和酒庄去收购原酒,然后以很低的价格销售,品质低劣。”有知情人士对葡萄酒经销商内参记者透露。
“企业在价格上不断刷新下线。最近美元加息后,整个智利国内的比索开始狂跌,大企业还没回过神来,这些小企业只要能出口,就把价格都做穿透了。这一批做完,汇率一变,到哪里去找原汁?所以造成经销商也很困惑,每一批进来的货都差异巨大,怎么来做品牌?”张强说。
所以,对于酒商来说,一定要谨慎地选择上游合作伙伴。有丰富的进口葡萄酒运营经验的张强表示,“不能看到洋人就觉得可信,里面也有老油条,南美人脑袋一点不比中国人迟钝。”
贴牌无罪,问题在于市场成熟度和监管力度
贴牌作为一种成熟的市场操作模式,本身并不存在问题。智利葡萄酒产业本身的发展状况也需要贴牌这种模式来支撑。
宁波中智美景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艳告诉葡萄酒经销商内参记者,智利许多酒庄旗下都有多个品牌,酒庄本身会设计不同品牌供客户挑选,客户也可以自己设计酒标。基本上除了产量很少的小型精品酒庄,只要追求规模的酒庄都在做贴牌。比如干露,除了红魔鬼,还有很多品牌,再比如新大陆、智选、远山、伊拉苏等这些品牌。当然,这里面也有中国特色的原因——进口商都希望自己是独家代理。因此,不做贴牌,规模大的酒庄无法增加出口量和销量。
“高端智利酒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大,大家对智利酒的印象还是便宜好喝,一旦看到成本比较高的顶级酒,很多人就去选择其它国家的了。所以酒庄和进口商无法依靠这些高端酒盈利,就只能拼销量,走中低价位,然后选择不同品牌做市场,像分苹果一样,每个进口商做一个品牌。”蔡艳分析说。
少数不贴牌的酒庄要么是精品酒庄,产量只有几千上万瓶,没有再贴牌的意义。要么就是规模化酒庄的顶级酒,这类酒一般代表酒庄形象,也不会轻易贴牌。
蔡艳强调,正规酒庄提供的可选品牌也好,或者正规进口商自己的牌子也好,品质肯定是有保证的,贴牌产品与主牌对应的口感、品质、级别都是一致的。“正规的酒庄即使是贴牌也不会以次充好,绝不会砸了自己招牌的。”
所以,问题不是贴标,是整个市场成熟度和监管的问题。
智利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路在何方?
张强认为,智利葡萄酒在中国的整个消费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接受度和形象还是比较吻合的——定位于高性价比的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产区。虽然也有很高端的产品树立了智利酒的形象,但是中低端大众化的品类比较多,大公司的品牌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终端售价在100元以下的智利酒非常有竞争力,会直接对国产酒如张裕、长城形成威胁。
张攀呼吁,当前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同行之间抛开成见,停止相互攻击,大家一起来把市场做大。那些因为智利葡萄酒关税为零就跟风进口了一两个货柜的葡萄酒商,在产品滞销之后,最终就会不再进口,继而退出市场。张攀说:“毕竟现在智利葡萄酒在风口浪尖上,经过市场的洗礼,一切应该会恢复正常。未来,我觉得智利酒在中国占到10%的市场份额就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