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学生在国内一直被视为特殊群体,其特殊在于多为青年以下群体,整体年龄偏小,且均不具备经济独立性。小学生、初中、高中、大学是国内四大核心学生群体,年龄段层次化非常明显,其中大学生群体以成年人为主。由于大众对学生群体的刻板印象,导致社会普遍忽视了学生群体的购买力,尤其是大学生,以至于大多数企业没有把目光放在大学市场教育上。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疯狂发展,信息透明化程度加深,大学生消费群体作为社会经济的活跃消费力量,是未来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逐渐被国人所熟悉。鉴于大学生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国人一改往日大学生消费能力低的认知,企业也革新了大学生消费能力低的认知。大学生是一个处于人生上升期的特殊消费群体,虽然受制于经济不独立,但近年大学生强大购买力的曝光,业界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校园经济”。大学生消费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得益于家庭财富积累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机会增多。这是企业不得不引起重视的市场信号,关乎长久生存发展。
企业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大学生市场?答案不言而喻,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时代红利和人口红利,是企业巩固稳定增长的最佳机遇。如此强力的消费驱动力和高文化水平的购买群体,必然是企业抢夺的“黄金市场”。深度剖析这一特殊市场,企业必须重视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群体总量:基数大,规模可持续
任何产品销量的高低跟目标受众群体的大小有直接关联,尤其是对大众消费品来说,这点更为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25.3万人,应届大学毕业生765万,普通本专科招生737.8万人。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各省/直辖市/地区综合来说大学数量分布相对均匀,江苏省最多162所,西藏自治区最少只有6所。大学分布特征非常明显,从沿海城市到内陆数量逐渐递减,多数都在40-100所之间,且基本都集中在省会城市。这说明大学生群体高度集中,有利于企业精准沟通传播,教育产品消费购买。
从群体规模上来说,大学生的基数总量足够大,完全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且企业不用担心消费群体会断层,或是因数量锐减而导致产品被淘汰。大学生是一个可持续循环的群体,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但每年又会招大量的新生。就目前国内实际情况看,未来10年内大学生数量不会太大的波动,基本都能维持在2000多万。尽管人群会变,不同年代的大学生消费需求也不一样,但这并不影响企业所面对的群体总量,而只需要对产品进行不断更新迭代,以此巩固产品的可持续增长。大学生是年轻群体,对时尚、科技、娱乐等产品的需求也非常明显,可以说是企业值得深挖的“黄金群体”。
消费总额:万亿级,购买增长快
衡量一个消费群体的价值,不能只看规模数量,还需要看综合购买力。有规模,又有购买力,对企业是百益而无一害,能够带来较大的发展机会。《大学生蓝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大学生人均月消费支出945.6元,人均全年消费总额达到11347元,年消费总额超过3400亿,超过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50%。更值得关乎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品牌认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的人均年消费能力已达到近20000元,年消费总额达到6000亿。这与腾讯调查数据吻合:大部分学生每个月的开销在1001到1500元之间。本科生的花费会高一些,每月花1500元的人更多。而博士生花的较多,有约四成的人每月会花到2000元以上。由此可见,大学生不是经济独立群体,但消费能力却十分强劲,近万亿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