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力消费群变化的压力下,传统高端白酒风光不再。而备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预调酒和起泡酒等正成为市场新宠。随着多家酒企近期宣布进军预调酒,预计行业渠道和广告竞争将更加激烈。而起泡酒方面仍是国外品牌占据绝对优势。
预调酒:多强混战激烈
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预调酒正在加大宣传投放和铺货力度。
预调酒是一种果汁混合酒精饮料,一般采用朗姆、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作为基酒,加入橙、水蜜桃、青柠、蓝莓等各种水果汁,酒精度在3%-7%之间,口感清爽。同时价格亲民,市面上常见的品牌中,终端产品价格一般在7元/瓶至13元/瓶之间。因此深受80后、90后消费者欢迎。
资料显示,预调酒早在2000年左右即进入中国市场,经过市场多年的习惯培育,目前正进入快速增长期。中国酒业协会、上海市酿酒专业协会数据显示,国内预调鸡尾酒市场销售规模由2006年的近百万箱,到2013年已增至近千万箱,2014年国内预调酒市场规模已接近40亿元。预计到202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在30%以上。
市场巨大的潜力也吸引多家中外酒企加入战局。五粮液、古井贡酒(000596)和黑牛食品(002387)等纷纷推出自有预调酒品牌。啤酒巨头百威也于近期宣布进入该市场。
数据显示,2013年预调酒市场百加得冰锐市场占有率为45.8%,锐澳为27.3%,呈两强独霸之势。不过由于该品类基数小且增长迅速,不排除后续竞争者通过渠道和品牌建设颠覆现有格局的可能性。
竞争压力之下,百加得冰锐和锐澳纷纷加大了营销投入和渠道建设。百加得冰锐和锐澳分别通过植入热门影视剧《爱情公寓》和《何以笙箫默》中,以期提高品牌影响力和销量。而渠道铺货方面,近期锐澳金标460ml佐餐鸡尾酒,已被摆放在一些家乐福超市入口的显著位置吸引顾客购买。而包含锐澳三种口味混合装的三联包也进入到社区小超市之中。
不过,竞争加剧之下预调酒也出现了“山寨”和“以次充好”现象。预调酒由于生产技术门槛低、利润高,早已吸引众多中小酒企进入。这些中小酒企由于实力有限一般不会大打品牌广告,而是选择抢占终端渠道铺货。记者在北京一些中小型商超发现有不下10个预调酒品牌,这些产品与百加得冰锐、锐澳的口味及品种大同小异,甚至有部分品牌在包装和商标方面与国内某知名品牌产品非常接近,极易混淆,这也导致产品辨识度低。
对此,业内人士透露,有部分预调酒为节省成本,以次充好用食用香精勾兑已是公开的秘密。如何防止行业的恶性竞争“玩坏”预调酒,将是行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起泡酒:进口品牌唱主角
另一个增长明星则是起泡酒。所谓起泡酒,专业解释是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等于或大于0.5巴的葡萄酒。
起泡酒与干红、香槟在外观包装、酒精度和价格上差异明显。起泡酒更加年轻化和个性化,酒精度明显低于干红,包装更加丰富生动,而价格相较于香槟更加亲民,使得起泡酒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加大,更是成为不少年轻人聚会时的热门酒类。
近年来,起泡酒以易饮、时尚的特质在中国迅速流行。数据显示,起泡酒是中国葡萄酒进口当中增长最为迅猛的一个品项。2013年,国产葡萄酒行业产量下滑14.59%,瓶装葡萄酒进口量下滑4.60%。在产销两不旺情况下,起泡酒进口量增幅达到29.2%,对比非常鲜明。2014年起泡酒进口量全年增幅达到60.53%。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4年11年间,起泡酒平均增速达到45.5%。
受严控“三公”消费政策的影响,高档进口烈酒和红酒消费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价格亲民的起泡酒消费则将受益于此项政策。目前市场情形显示,起泡酒自用性消费市场已初具规模。
从目前来看,进口产品仍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进口起泡酒主要来自于法国和意大利,不过,2013年意大利起泡酒进口量增速大涨,与2012年同比增长88.68%,超越法国,位列第一。
受此市场前景吸引,张裕、怡园等本土葡萄酒商开始越来越重视酿造起泡酒产品。而法国酩悦轩尼诗集团位于宁夏夏桐酒庄的首年份起泡酒已面世,预计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该酒庄销量还会进一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