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研究 >

上半年数据解读进口酒商的三大风险、三大对策(2)

2015-09-25 08:59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图5:散装酒二季度进口量同比增长接近200%

数据来源:国观智库

事实上,散装酒的突然增长同起泡酒的情况极其相似,当大家发现起泡酒火起来时,大量廉价的人工加气酒就进入了;同样的,当大家看到葡萄酒市场火起来时,大量的廉价葡萄酒就开始进入了,这个廉价的葡萄酒就是散装进口酒。

因此,整个进口葡萄酒市场也面临类似起泡酒市场的问题,市场的趋势是产品逐步升级,价格逐步大众化,性价比高的瓶装酒将会成为消费主流,而在这样的趋势下,散装酒的大幅引进,挤压瓶装酒市场,必将带来价格战甚至恶性竞争,商家利润将会下滑,如果市场消化速度不够,也可能还会面临库存积压问题。

风险三:

成本上升,利润下滑

虽然葡萄酒市场的价格一路下行,但未来进口成本未必会降低。这一点是基于宏观数据信息的分析,未来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人民币汇率可能还会进一步贬值。

图6:8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了近5%

数据来源:Oanda; 国观智库

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包括:

(1)出口压力巨大,今年3月份,我国经常项目就已经出现逆差,并带来国内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而经济改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短期内经济面临严重的压力需要人民币贬值来挽救。

(2)中国的外汇储备,表面上看规模很大,但由于中国央行拿外储购买了大量日元、欧元等非美元债券,这些国家货币大贬已经导致中国外储出现巨大损失。而且前段时间人民币大贬、资金外流等已经消耗了很多外汇储备,外储不足将使人民币丧失币值稳定的基础。

显然,人民币贬值会增加进口葡萄酒的进口成本,但市场的价格却有一定刚性,降价容易涨价难,市场习惯了低价之后,涨价势必会严重打击需求,因此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成本上升,很难通过涨价转嫁给消费者,未来主要还得由商家自己消化。

以上这三大风险都隐藏在整体高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不易发现,而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复苏势必会走许多弯路。国观智库基于其数据研究,将这些风险揭示出来,以警示广大商家采取措施。最后,我们就上述风险,基于我们的研究,简单分享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

对策一:

针对起泡酒市场的下滑,未来需要开拓新的消费区域。

北上广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但其他地区几乎空白,寻找黑马市场将是起泡酒逆转的关键。例如四川市场,国观智库数据显示,四川省起泡酒进口量2014年同比增长14倍以上,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00多倍,即使是二季度全国起泡酒进口量负增长的大背景下,四川省也逆势增长10倍多。

对策二:

市场逐渐成熟的趋势下,应重视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塑造

散装酒的徒增是暂时的,散装酒的发展也仅限于不成熟的市场区域,中长期而言,市场的方向一定是更加重视酒的质量,有质量有品牌的酒受欢迎,但价格相对透明,利润空间较小,而有质量无品牌的酒,才是价值洼地,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塑造就是挖掘价值的过程。

对策三:

成本如果升高,应主攻高性价比的中端和中低端酒

成本的上升,受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低端酒,不论提价还是不提价,都会受到损失。想反性价比高的中端和中低端酒有质量和需求的支持,相比低端酒,既有提价空间,也能承受成本上升。

关键词:进口酒商 风险 对策  来源:华夏酒报  张议
(责任编辑:程亚利)
  • 上一篇:小瓶的“战争”
  • 下一篇:茅台研究:基酒产量及理论销量
  •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