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扩大中国资本输出的计划,其突破口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它对酒业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它能够间接地为中国酒业、中国酒产品走出去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行业面临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白酒企业们纷纷开启了紧急的“自救模式”,从高端和超高端市场杀回腰部和腿部市场。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回调,而是意味着全新的消费人群、消费习惯、消费市场的重塑和再造。与此同时,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大计,这就意味着白酒未来不仅要在自己的国土上与越来越多的国际酒类产品分庭抗争,也面临着走出国门、走向更广大市场的前景和机遇。
近日,在由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和北京凌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举办的“智享汇”酒业沙龙活动上,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就明确地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酒业局势称为“一盘棋”,认为酒企必须在布局之初就要落好那关键的几个棋子。“‘一带一路’是一个面向未来几十年的国家大战略。在这个战略之下,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中国文化都将大规模地走向世界。”李秋喜指出:“对于白酒企业来说,我们既要探讨整体的宏观的行业大战略,也要思考支撑这些战略的基础性工程。”
中国酒业,尤其是一向传统的白酒行业真的与高大上的“一带一路”息息相关吗?他们之间的关联性究竟在什么地方?未来的白酒行业会受到怎样的变化和影响呢?
“一带一路”间接影响中国酒业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东面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面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其间是广袤的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并不是扩大中国资本输出的计划,其突破口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它对酒业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它能够间接地为中国酒业、中国酒产品走出去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机会。
何为更好的环境?
首先,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会降低中国酒产品进入该国市场销售的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如果想要赢得中国更多的投资和更好的机会,就必须有交易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带一路”国家对尽可能多的中国商品降低甚至全面取消贸易壁垒。
第二、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劳动力的流动加速——中国的劳动者出去,外国人包括国际酿酒人才进来,这样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如今,在印尼、新加坡、缅甸、越南等国家,因为有大规模中国企业投资,当地的很多游戏规则都已经中国化了,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很多政商宴请的餐桌上都摆上了中国的白酒。
“酒是一种消费品,但是酒更是一种文化。越是高档酒的产品,它的文化含量越高。对于中国白酒来说,它能够被外国消费者接受,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国力和国家形象。”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指出,“有数据显示,2014年,来华的境外人士数量达到了2600万人次/年以上。这些人来到中国,耳闻目染,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接受中国酒,并且把白酒带回国内,这为中国酒的国际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白酒走出去:兼容和个性的困惑
中国政法大学法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孙选中认为,企业布局“一带一路”必须形成三角形战略——最顶端的是资源产品,下面的两个支点分别是规则和文化。“白酒企业之所以走不出去,就是因为你的规则没有被人接受,你的文化没有被人认可!”他说。
笔者曾与梅高(中国)公司董事长、创始人高峻聊天,谈及中国白酒面临的国际化困境,高峻曾一阵见血地指出,白酒的地域性很强,文化依赖性也很强,因此当它走向世界的时候,势必会遭遇很大的挑战。比如,伏特加原本是俄罗斯的特产,但当它世界时,却是经瑞典改良过的。“为什么正宗的伏特加不能走向世界,反而是改造后的走向了世界?就是因为它认同了世界的标准:40度、价格不高、无香味……所以世界才接受了他。”因此,高峻认为,中国白酒要想走出国门,就必须要去克服“兼容性”的矛盾——你有自己的特性和风格,就走不出去;你完成了兼容,你就没有优势。“全世界一直是在不断地‘兼容’,但凡成功者一定是在兼容里守住了你的个性;但如果不兼容,你的个性是没人欣赏的,你永远只是孤芳自赏。”
孙选中认为,现在中国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但是仅仅在经济方面,还必须要拿到文化和规则方面的话语权。“只要你接受中国的规则,接受中国的文化,就会顺理成章地接受中国白酒。就像韩剧将韩国拉面和泡菜打向了世界,中国也完全可以推一个很好的白酒题材影片,毕竟白酒有很多中国文化故事可以挖掘。”
不光走出去,如何守市场?
“一带一路”的核心是“五通三同”:其中,“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三同”就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这一大背景下,“一带一路”给中国酒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走出去的机会,也将面临着万千产品走进来的问题。
据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纪寿文介绍,一直以来,中国在对外出口的过程中,回程货物通常会相对较少,大多是一些高档的消费品,或者高档的工业品。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广和实施,运输往返的时间必然会极大地缩短,再加上中国政府有专项的补贴,未来回程货物的运费大大降低,国外的产品会更容易进入到中国境内。
与此同时,中国现在提倡保税,以及越来越便利的自贸条件,对于中国酒企来说,还必须要思考如何守好我们的市场。
“经过三年的调整,中国的白酒企业,尤其是名酒企业,今年上半年的表现都有所好转,这无疑给行业带来了希望。”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琦说:“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过去高速发展的十年过程中,积攒的各种问题都没有得到深刻的解决,比如产能过剩、消费文化的建设、传统的消费与电商的融合,企业资源的整合,机制优化以及怎样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等等,这些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这样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行业才能走上正轨。”
新华网北京酒业频道 岳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