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新疆葡萄酒的产业特色在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西部等西部产区中,葡萄酒被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甚至被有些地方作为支柱性产业。葡萄酒是非常个性化的产品,而西部产区拥有创造葡萄酒个性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在新疆葡萄酒产区,通过在戈壁滩上种植酿酒葡萄,集合本土自然人文特点,新疆葡萄酒产区已经形成了以优质产区、特色葡萄园和精品酒庄为主攻方向的发展之路。
发现调整期的“调整”机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已经自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内容是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国家发改委特制订《西部地区鼓励类产区目录》,并着重把葡萄酒产业列为西部三省(新疆、甘肃、宁夏)地区的“新增鼓励产业”。
《目录》显示,在甘肃省的新增鼓励类产业目录列表中,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与酿造位列第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新增鼓励类产业目录中,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与酿造是处于首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新增鼓励类产业中,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与酿造这一产业排在第二的位置上。同时,三地从事酿酒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的企业有望获得减税优惠。
在葡萄酒行业深处调整期之时,西部葡萄酒产业逐渐显现出了惊人的发展潜力,吸引业内将注意力投入其中,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支持,在葡萄酒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正在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葡萄酒产业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东部和中部产区。
不过,随着整个葡萄酒消费面的进一步扩大,以往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的葡萄酒消费。
近几年已经往成都、重庆、西安、银川、乌鲁木齐等西部城市及其他地区扩展,这为西部葡萄酒产区的发展赢得了重要的机遇。
在西部产区的重镇新疆,新疆的吐鲁番产区有新疆乃至西北的第一个酿酒葡萄基地,而玛纳斯产区位居天山北麓,以大面积主栽赤霞珠而有名。此外,伊犁的霍尔果斯产区,南疆的焉耆盆地等产区,都在集中反映了所在产区的风土和环境特点的同时,以独特的产区风格吸引世界的注意。
新疆葡萄酒产区拥有充分的光照条件,而新疆产区政府也在振兴地方经济的同时,大力提倡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从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葡萄酒生产企业在新疆拓展基地,加速了新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新疆焉耆县宣传部长苏晓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焉耆县葡萄酒产业近年发展迅猛,在立足区位、气候、政策和产业的优势上,把加快发展以葡萄为代表的特色林果业作为强县的支柱产业,举全县之力发展葡萄酒。现在引进的葡萄酒企业达到28家,投入资金13.6亿元,葡萄酒种植达到10万亩,挂果的达到4万亩,现在建成的酒庄15家,葡萄酒年生产达到15万千升,正在打造名符其实的“红酒之都”。
新疆葡萄酒产业效益转正
新疆由于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和葡萄酒生产基地。依托这样的资源优势,近几年的新疆产业发展迅猛,改变了以往出现亏损的局面,投资效益逐渐全面转正,产业规模显著增长。
根据新疆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戚升科对记者的描述,截至2014年5月底,新疆葡萄酒企业达到101家(其中包括7家果酒厂),加上灌装厂、在建厂、未取证的企业共有130多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14年新疆葡萄酒产量达到8.08万千升,同比增长44.5%,2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6亿元,同比增长57.83%,实现利税4.16亿元,同比增长134.92%,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204.43%。2014年,新疆葡萄酒产量、销售收入、税金、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显著的增长。
“新疆产区葡萄酒异军突起,将改变新疆酒类新市场的消费格局,对全国酒类市场将产生重要影响,并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亲睐。”戚升科表示,放眼未来,随着新疆葡萄酒个性化的产品不断涌现,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壮大,发展新疆葡萄酒产业必将有所作为。
在产业效益转正和影响力扩大的同时,一些新疆葡萄酒企业还成为戈壁、沙漠的拓荒者,在从未进行过种植的不毛之地上,开辟出葡萄酒种植园,并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酿酒师来到这里。
由于戈壁滩上的气候差距很大,葡萄酒种植者需克服掉季节性温度对酿酒葡萄的影响。比如说,每年11月开始气温直降,最冷会下降到零下25度以下,因此冬季需把葡萄藤埋土过冬,等到春季气温回升时,将藤蔓再挖出来。但这种艰辛付出取得的工作成绩,已经获得了世界性的关注。
《葡萄酒圣经》的作者Karen MacNeil对此惊呼不可思议,“我去过世界的每一个葡萄酒产区,我一直以为,在戈壁滩上是不可能种葡萄的。但现在中国人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现实”。
这一行动也意味着巨大的投资,比如说记者就听闻,一家新疆葡萄酒企业在改造戈壁的时候,仅搬运戈壁上巨大的石头,就需要100个工人连续工作两年。贫瘠的土地不够肥沃,就需要从牧民中收购羊粪肥料,以此改善土壤性质,提升土壤肥力水平。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的一个数据称,在蒙古和中国边界、面积达到50万平方英里、光照充足的沙漠地带,已有约8万英亩土地被开发成葡萄园。
MacNeil认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尽管现在下结论未必令人信服,但她相信,只要通过努力,这一天就会到来——“在中国的沙漠可能出现下一个世界伟大的葡萄酒产区的想法。”
特色葡萄酒为新疆产区寻路
一批特色的葡萄酒正在助推新疆产区向个性化方向寻路。记者近期从2015届亚欧博览会举办的葡萄酒大赛上获悉,中菲酒庄的西拉干红再次获得银奖,而作为新疆葡萄酒产区中的一匹黑马,在6月份的品醇客国际葡萄酒大赛中夺得了“两银两铜”,又在2015届布鲁塞尔大奖赛中获得了2个银奖,成为此次大赛中中国产区唯一获得2个奖项的酒庄。
坐落于新疆巴州焉耆县古焉耆国核心地区七个星镇霍拉山脚下的中菲酒庄,于2009年开始在戈壁上种植葡萄,至今已开发出10000亩有机葡萄园。其种植土壤为沙质土,土壤通透性好,结合当地的干燥空气、光热资源、病虫害少等风土优势,酿造出的精品国产酒庄葡萄酒,成功斩获各个国际顶级葡萄酒大赛的重要奖项。
在种植酿酒葡萄的过程中,中菲酒庄并未走国内葡萄酒企业偏好的赤霞珠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通过探索、培养小品种葡萄,进行多样化、个性化尝试。根据当地多次的尝试,他们发现西拉品种和马瑟兰品种有望成为本地的优势品种。酿造出来的葡萄酒也具有清晰的典型性特征,同样饱满,但没有肥腻厚重的口感。
著名葡萄酒专家、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副秘书长李德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新疆产区发展还需要克服劳动力、人才、物流成本等劣势,但以中菲酒庄的葡萄酒正在为新疆产区寻路,那就是做自己,找到适合自己、更有优势的葡萄品种,以差异化和个性化打市场。比如说西拉品种在雨多和土壤肥沃的地区,就会被打破平衡,但在新疆产区更能找到适应性。新疆地处西北边陲,不可能像国内其他产区一样追求量的增长,但在瓶装酒、精品酒和酒庄酒上是方向,也有一定的优势。
而为了更加发挥特色酒庄和特色葡萄酒的优势,新疆中菲酿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昌锋表示,将打造具有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中菲酒庄,成为集葡萄酒种植、酿造与文化传播、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规模酒庄,让酒庄成为融入国际化审美的生态酒庄。
近几年,国内潜力巨大的本土市场及缩短供应链减少生产的大背景,让新疆葡萄酒产区快速崛起,以中菲酒庄为代表的新疆特色葡萄酒庄,将本土品牌运营、打造精品酒庄等融入其中,同样开辟了国产酒未来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