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葡萄酒产品及其文化在中国获得广泛传播,葡萄酒成为中国居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毋庸置疑,在各种媒介中被传播的酒类产品中,葡萄酒占据了最大的比例,这与葡萄酒在酒类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远不相称,形成了葡萄酒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换言之,“葡萄酒”作为一个名词和产品被广为谈论的热闹背后,长久以来销售量却未有显著提升,说明葡萄酒行业肯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片:中国消费者在2014年Decanter醇鉴上海美酒相遇之旅
从历史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来看,中国可以不需要葡萄酒
葡萄酒在中国产生之初就带有“贵重”的符号,与葡萄酒在欧洲的大众饮品形象不同。
虽然中国酿造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100多年前,但是,本土葡萄酒的生产与消费在这两千年多中并未得到充分发展。一方面是因为酿酒葡萄的种植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中国,酿酒葡萄的种植只局限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部地区。因为酿酒葡萄栽培困难,由此产生的酿酒成本较大,葡萄酒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贵重的消费品*。此外,这些葡萄种植的地区往往不是经济文化中心,而葡萄酒不耐储运的特性导致了难以由产地流通至消费地,因而制约了葡萄酒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在具有浓重农耕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米酒”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中国东部西部,还是大江南北,都可以就地取材酿造米酒,用来丰富生活,这样的传统流传至今。
中国本土葡萄酒生产的历史通常从1892年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创建开始记起;而葡萄酒成为规模发展的产业,只能从1980年中法合营天津王朝葡萄酿酒公司的创建算起。中国本土葡萄酒对本地居民的影响力之小显而易见。
从历史与饮食文化渊源来讲,葡萄酒不是中国社会的必需品。现今中国居民主要消费的酒精饮料中,葡萄酒所占的地位——无论消费量还是消费金额——都是最小的(见下图)。
图片:中国酒精饮料市场统计数据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葡萄酒在确保中国粮食供应安全的方面,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
二十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与经济的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消费的粮食越来越多,除了增加粮食供应以外,减少消耗粮食生产非直接食用的产品,也是解决粮食供应安全的有效途径。
与白酒、啤酒、黄酒相比,葡萄酒不直接消耗谷类,而且其生产原料——葡萄的种植,往往利用的是传统农业不能利用的荒滩、戈壁,不与粮食作物抢占耕地。因此,从国家居民粮食供应安全的角度,葡萄酒也是需要鼓励发展与消费的,从而降低由于酒类产品的消费而增加粮食供应的压力。
因此长远地看,葡萄酒在中国的生产与消费,都应当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茶叶饮品在中国的广泛消费,也使得中国居民已经具备了欣赏葡萄酒色、香、味等多变风味特点的能力。
葡萄酒是一种农产品,种植原料与酿酒的过程,都明显地受到地域条件的影响,葡萄酒产品也会因此而表现出相应的地域特色。葡萄酒的这一特性,完全可以被中国居民理解并接受:能够区分并喜爱哈密瓜、莱阳梨等各种独具特色的土特农产品的中国居民,还会不理解波尔多与勃艮第出产的葡萄美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