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研究 >

遗失的葡萄酒(第十五章)

2015-11-05 10:50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遗失的葡萄酒----从古典时期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葡萄酒文明演变史

(第十五章)

第八幕 中世纪葡萄酒文明的骄傲——法兰西玫瑰(一)

在各个蛮族瓜分蚕食昔日的西罗马帝国领土过程中,法兰克人创造了诸多第一,这支军事作风强悍的民族由首领克洛维(Clovis, 482-511在位)领导,在帝国原来的高卢地区建立起法兰克王国,当其他蛮族国王还热衷于劫掠辖区之内的贵族庄园(有时还包括修道院)时,法兰克人已经和当地罗马贵族融合到了一起。法兰克人为何相对于其他蛮族有这样的先知先觉,我们如今已经难以找到答案,也许是在南下的过程中罗马文明逐渐对蛮族人潜移默化的结果,又或许是此地曾经是凯撒的发迹之地,无论文明人或是野蛮人到此,对于英雄的故地难免怀有景仰之情。总之,他们保护了许多高卢的罗马贵族,并改信了天主教,发展教会,给予主教教权支持。在克洛维征服高卢的基础上,他的继任者们成功统治了法兰克达两个半世纪之久,其统治被称为“墨洛温王朝”,墨洛温王朝相比于其他任何蛮族王朝对自己领土的统治时间都要长,直到进入8世纪,另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丕平(Pepin, 680-714年在位)出现,墨洛温王朝实权落入加洛林家族手中。

8世纪的昔日罗马帝国南部土地上,出现已有百年的的伊斯兰文明正值强盛期,阿拉伯骑兵不仅横扫地中海南岸的北非诸国,而且征服了罗马帝国昔日强大的近邻波斯,以及西哥特人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包括今日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此时法兰克王国的实际领袖是丕平之子,号称“铁锤查理”(The Hammer)的查理·马特,由于其出色的军事才能,查理·马特指挥了一系列战争抵御穆斯林军队,并在732年在图尔-普瓦蒂埃战役中重创阿拉伯人。他的儿子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 741-768年在位,为前文所述丕平之孙)即位后,继承了查理·马特对穆斯林的强硬态度,把阿拉伯军队从阿基坦赶回了老家,维护了法兰克王国的和平。

公元732年的图尔-普瓦蒂埃战役使穆斯林从此在欧洲南部的侵略步伐止于伊比利亚半岛,倘若法兰克王国没有经受住穆斯林军队数次的猛烈进攻而沦陷,则欧洲葡萄酒文明极有可能因此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矮子丕平留给后世的印象并非仅仅一个出色的将领,更是一位非凡的政治家,他虽然已是法兰克王国实际上的最高领袖,但名义上却还是墨洛温王朝国王的臣子,采用何种方式名正言顺地成为这个国家的国王,是一件需要慎之又慎的大事。矮子丕平采取的方式是与教会结盟,此时的意大利半岛依然战火纷飞,教皇身处拜占庭人和伦巴第人不断的军事冲突之间,地位岌岌可危,如何寻找一个强有力而又可靠的的政权支持自己的教权威望是教皇一直以来考虑的头等大事,西边法兰克王国的强大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终于,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751年,罗马教皇首先派人前去为矮子丕平施涂油礼,这一行为意在昭告世人被涂油者已经被神圣化,得到了上帝的青睐,成为国王自然顺理成章。于是就在同一年,墨洛温王朝末代国王被剃去长发,送往修道院,加洛林王朝成功取代墨洛温王朝。矮子丕平投桃报李,他率军往意大利半岛,击败了当时半岛统治者伦巴第人,并将战争中得来的一块土地分给教皇统治,这片土地遂渐渐发展成为教皇国,今天意大利境内的国中之国梵蒂冈就是曾经教皇国的一部分。公元768年,矮子丕平去世,他对于欧洲最大的贡献,便是世俗政权与教会的结盟,这一行为将极大影响后来欧洲各地的政治形态。在加洛林家族祖孙三代的努力下,这个王朝已经成为当时天主教世界最强大的王国,而下一位继任者查理曼,还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王朝的影响。

公元753年教皇亲自为矮子丕平涂油、加冕,此举开创了欧洲政教合作的先河,也成为欧洲许多帝王证明自己地位合法性和权威性的重要程序,矮子丕平以后,近者查理曼,远者拿破仑的继位均有教皇为其加冕

今日的梵蒂冈,昔日的教皇城,她的出现也拜矮子丕平所赐。如今,这个国土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北京市面积为16410.54平方公里)的袖珍国却是全世界人均红酒消费量最高的国家(2014年调查显示,梵蒂冈人均每年消耗近74升红酒,也就是人均每年约100瓶红酒,是法国人的两倍,这应该还不包括做弥撒所用红酒)

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世界里,恐怕没有谁比查理曼(Charlemagne)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更深,后代的西欧各王国或帝国统治者们费尽心思修族谱,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乃查理曼苗裔,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正名。查理曼在位期间(公元768-814年),加洛林王朝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开始尽管其军队没有深入到伊比利亚半岛和不列颠群岛,但其领土已覆盖今天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瑞士的全部地区,以及奥地利、意大利、德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在穆斯林所占领的伊比利亚半岛地区,他成功建立起“西班牙边境区”(即今天的巴塞罗那)。公元800年圣诞,教皇在罗马为查理曼加冕,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欧洲世界”的概念开始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心中明确,只不过,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其精神含义也许更加丰富,因为当时的欧洲更多意味着“天主教世界”,因此,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葡萄牙显然不在那个“欧洲世界”里。

今天人们玩的扑克牌上的红桃K人物即是查理曼,查理曼让欧洲文明开始萌发,而他自己也被称为“欧洲之父”

除了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以外,查理曼也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兼学术赞助人。皇帝在位期间一系列的制度革新使得帝国境内人口与经济有了缓慢复苏,包括葡萄酒在内的民间贸易再次出现,并吸引了大量境外人士前来购买,英格兰国王甚至与查理曼签约直接以英格兰羊毛换取帝国葡萄酒。在勃艮第,一望无际的葡萄园中栽满了白色酿酒葡萄品种,而当地不种红葡萄的原因据说是皇帝曾经喝下本地产的优质红葡萄酒而导致自己精心保养的雪白胡须被染红。当勃艮第的白葡萄酒被呈到查理曼餐桌上供皇帝享用时,皇帝对这片葡萄园所酿造出来的干白葡萄酒赞不绝口。

查理曼对于葡萄酒虽然热爱,却很理智,在查理曼死后约十年,其侍臣艾因哈德在所著的《查理曼传》中对于皇帝的饮食如是写道:

在饮酒方面,皇帝相对节制,而且讨厌别人喝醉……他非常注意对自己饮酒的控制,餐桌上不管何种酒类,他绝不饮超过三杯。

根据今天的考证,查理曼虽然每饮不超过三杯,然而,那个时代的酒杯容量大致在0.5升左右,所以饮下三杯的话,其实相当于已经今天的两瓶葡萄酒下肚了,皇帝的侍从认为查理曼饮酒节制,看来只是和他同时代的人相比而已,放在今天,一个每餐与两瓶葡萄酒相伴的人放在任何饮酒场合,称其为豪饮之士应该当之无愧。

查理曼的改革并非每次都成功。这位皇帝曾经要求制定法令,规定官员不得在醉酒时进行司法审判,日常也不得酗酒,然而,这些法令或要求常常是皇帝的一厢情愿,难以实施,法令中的内容恰恰是那时的社会现状的反映而已,这也说明,在查理曼时代,葡萄酒不仅已经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到了政府官员的日常办公。

查理曼帝国如昙花一现,法兰克人自来就有遗产平分子嗣的传统,自矮子丕平到查理曼,祖孙三代之所以能够拥有王国的绝对控制权,一是由于那是处在一个动乱年代,人们渴望有威望者能够领导这个国家,另外,他们能够登上权力宝座还要以牺牲自己同胞兄弟的各项权利,有时乃至生命为代价的。查理曼的儿子们只有一个活到了老皇帝去世,因此进入第二代统治时,帝国有幸没有分裂。但等到公元843年,查理曼的孙子们签署《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国,分别为西法兰克王国、中间王国与东法兰克王国,形成了今天法国与德国领土的前身,帝国昔日的辉煌也就一去不返了。与此同时,各王国境内的地方势力也开始崛起,在加洛林王朝的扩张过程中,法兰克将军们的英勇善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个伟大领袖,更是因为他们能够成为被征服的领土的主人(实际上,这种奖励方式在墨洛温王朝时期已有之,在后来发展为欧洲的采邑制度),随着领土扩张的终止,这些将领们成为了各自地方上的新贵,他们对于帝国的忠诚仅限于对查理曼本人的卑服,更多的人把精力专注在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土地方面。为了最大限度榨取农奴的劳动力,这些领主把农奴安置在了自己的庄园内,以便加强对农奴的控制。采邑制度对于那个劳动力稀缺的年代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为让一群社会精英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生产进行统筹规划,这在当时无意缓解了社会的经济和人口压力,在大庄园内,不需要和外界进行物物交换,庄园主就能保证所有人粮食、葡萄酒和羊毛的自给自足,在大的庄园生态圈下,生产的专门化得以实现,专门的葡萄种植区和葡萄酒酿造区也有很多。庄园经济的兴起,让地方贵族拥有了武装自己的实力,一旦老皇帝撒手人寰,新君对这些桀骜不驯的帝国功臣便无可奈何了。

查理曼帝国被逐步瓜分,形成了今天法国(泛绿区,西法兰克王国)、德国(泛黄区,东法兰克王国)的前身,中间王国(泛橙区)在腹背受敌的状况下难以强大,一部分归入今天的法、德,一部分并入意大利。

    关键词:葡萄酒 发展史  来源: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李斯屿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