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来了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新规则 之三
(七)对于用户:关联比产品更重要
大众化、无差别化的产品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用户。
并不是说大众不再喜欢流行产品,只是用户更希望通过产品来完成自己个性化的需求。
在互联互通的世界里,产品逐步成为连接的工具和端口,
构建起来的是用户和解决自己问题的某种服务,是用户和用户之间的联系网络。
哪怕如冰箱、电视等传统家电,构建起来的也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关系。
产品本身已经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对用户关系的构建。
智能手机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可能外面看起来都是“土豪金”,但有的手机里大都是游戏,而有的却是满屏的工作用APPs。
手机的意义,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而是构建用户之间亲密关系的网络接口。
(八)对于企业:网络比组织更重要
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件悲哀的事,自己辛苦生产的产品的地位不在了,沦为了配角。
但这也是一个机会,
因为只要还承担着用户关系构建的关键角色,企业就有可能生存和发展。
就像可口可乐的自信:
哪怕今天所有的厂房都烧毁了,明天还会重新屹立起一个新的可口可乐公司。
因为它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关联社会情感的纽带。
产品本身也正在成为一个网络——一个连接着整个产业生态圈的网络。
提供给用户的,只是网络共同作用下的一个聚合产物。
而且不必一定是网络的“中心”,网络中心之外的重要模块,同样也可以赢得极高的利润和市场。
最典型的例子是Intel和微软,在用户所拿到的电脑里,Intel和微软只不过是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首先看到的是联想、戴尔、华硕这些品牌,也自然会认为这是电脑上印着的品牌所生产的。
但事实上,Intel和微软却构建了Wintel帝国,一度瓜分整个PC产业90%以上的利润。
联发科曾经在2代手机市场复刻了这一成功模式。
而在智能手机时代,高通也正试图在苹果之外,建设新的帝国。
在网络时代,企业组织的强大已经不在于其自身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它在用户网络、产业生态圈网络中的位置。
在市场竞争中,可以调配使用的资源,其作用并不亚于实际拥有的资源。
在现代化的分工体系中,没有什么人可以完全不依赖于他人。
这也是新经济给企业带来的重要机遇:
即使资本结构很轻,也同样可以具有强大的市场掌控力。
用户不会在意产品的背后都有谁。
构建产业生态圈,共同为用户提供可私人定制的产品,是赢得个性化市场的有效战略。
组装山寨机是很多企业都可以做到的,但不是谁都造得出来iPhone。
关键是怎样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怎样在用户自己的关系网络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接口。
三、竞争战略之问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战略计划关注的是当前行动的未来形态。
面对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后互联网时代,
我们需要探索与回答的问题是:
我们的战略计划是什么?
我们今天的努力,是否可以为不确定的未来作好充分的准备?
我们能够基于用户体验洞察,构建设计主导、用户参与的共同创造战略吗?
我们能够充分领会用户需求,重新打造自己的产品开发战略吗?
我们能够重建自己的企业组织模式,持续迭代更新自己的产品吗?
我们能够充分尊重用户的主导地位,在企业价值让渡中,发现更多的成长机会吗?
我们能够创建和融入用户社群,在用户的生活网络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发展持续成长的伟大企业吗?
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产业生态圈网络的资源,开发极致的产品,发展成功的商业吗?
这些问题,我们希望在后面的章节中,与您一起寻找答案。
本文系《二维码:万物的入口——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圣经》连载(7)
待续……
(参考文献:《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新规则》,砍柴网. 2014.3.17.廖建文&施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