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怎样的比率感兴趣,取决于身份角色,也取决于到底想知道什么。相关比率则表明某种发展趋势。例如,公司过去五年的收入或者成本。而增长率是拿今天对比昨天的简单比率。趋势数据是将数字放入具体框架内讨论。
保罗格雷厄姆做过一个典型计算。当快速增长的创业公司出现时,即使是创始人也会被震惊。如果一家公司每周的增长率是1%,那么其一年的增长率就是170%;
而如果每周增长率是5% ,那么一年的增长率就是1260%。如果这家公司每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并且每周保持1%的增长率,那么4年后它每月的收入是7900 美元,一个优秀程序员的工资都比这高。但如果一个创业公司每周增长率保持在5%,那么4年后它每月的收入将达到2500万美元。
下降趋势和增长趋势同样重要。以苹果电脑为例。在1998年,苹果公司在学校的个人电脑细分市场上是领导者,市场份额曾达到14.6%。当1999年苹果的市场份额下降2个百分点,份额为12.5%时,乔布斯无比失望沮丧。除非了解该数据的残酷,否则不会明白乔布斯当时为什么陷于沮丧。因为此时戴尔业绩超过苹果,以15.1%的占比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单独的每个数字毫无意义,放在一起就会显露出某种真相。如果你发现下降趋势让你地位不保,就必须釆取措施扭转不利。数字本身并没有生命力,但数字对实实在在的人做的实实在在在的事做了评判。数字关乎市场权力,关乎市场信心,关乎趋势判断,关乎意义构建。
比如思考一下,当一项新技术冲击市场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不管是对电子产品还是对日用消费品。首先,一小部分人会尝鲜。然后新事物就会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愿意尝鲜的那些人,因为愿意掏更多的钱,会让还没掏钱的人相信那是好东西。因此更多的人开始跟着尝试。不久就引爆流行,成为标配。接着就会市场饱和,增长放缓。任何产品都符合这一消费周期模式。
然而,如果用S曲线来描述这一理念,很多人就很难准确把握。有的人畏惧数学,一看到曲线之类就会理解力短路。有的人喜欢数学,精通曲线背后的数学原理,却难以将曲线和人类行为同步起来看。优秀管理者则能充分利用数学,找到一个客观而有力的立足点,并指向共同目标。
数据让人看到数字背后的模型,好采取针对性行动。只要能够把握模型背后的人类行为,背后的数学就并不神秘。困难的并不是数学本身,无论是误差率还是投资回报率,都容易快速学习掌握。但比如说为什么负债比率如此重要?因为这说明偿付债权人债务的能力。债务越多,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就越大。判断这些数字的意义。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度量中去实践和理解,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解读数字,首先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事先制定好一套规范或预期。有经验的人,才有对相关度的敏感性,并能从恰当的角度去解读。就像普通人都知道如何理解体重的增减一样。同样,有经验的人,才能有足够嗅觉去深入数据,才能抓住关键数据的蛛丝马迹,从而全面理解故事在怎样展开。
案例:
洋河的市场化思维和市场化行动力,在中国白酒企业中首屈一指。洋河从“蓝色风暴”开始,就是中国酒界的创新发动机,这也让它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大企业。
从2003年开始,洋河以高于行业平均发展速度的40%—50%的水平一路飞奔,成功开启了“茅五洋”时代。2013年11月15日,洋河正式推出洋河1号移动APP,开始O2O实践。2014年双11期间,洋河作为厂商,在天猫旗舰店销售912万元,全网销售3000万元。
作为一家近七百亿市值的白酒企业,洋河开始尝试“轻资产、大数据、平台化、移动互联”的转型升级模式。
2013年9月,洋河董事长张雨柏偶然看到一组电商销售的数据,增速远高于传统渠道的增速,于是开始深入重视和研究互联网。洋河的“平台化战略”首先是“酒业平台化”,要从一家“卖白酒”的公司转型为“卖酒”的公司,营销队伍要从“会卖洋”转型为“会卖更多酒”。
洋河的预期突破点是“进口葡萄酒”项目。张雨柏认为,这里面的机会是:“巨大的市场空间、进口酒颠覆性突破国产品牌格局、进口酒有产品无品牌现状、进口酒落后的营销方式”。
一个快速增长的公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大多数人想要的,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覆盖所有的这些人并为他们服务。洋河新的突破口项目,结合洋河新的销售模式,看上去符合这两个条件。真正的问题在于当前的销售数字并不重要,而全面启动后的增速则很重要,其斜率决定了最终能够占领的市场规模。洋河在新的业务突破口上能否实现S曲线,将会对下一个五年的中国酒业格局形成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