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人物 >

刘世松:进口酒已成合围之势 国产酒如何自救?

2018-06-29 16:02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和刘世松相识已有18年了,那时他还在《华夏酒报》做总编辑。作为中国酒业的观察家以及葡萄酒产业经济与文化研究的学者,刘世松这些年一直在致力于传播酒文化,推动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谈到中国葡萄酒的市场,刘世松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但谈到国产葡萄酒的现状,刘世松却显得非常忧虑。

在他看来,进口葡萄酒以非常快的增长速度在我国不断的“攻城略地”,对国产葡萄酒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进口葡萄酒一直以来对中国市场的不懈投入,宣传自身独特的品牌文化和饮食方式,极大地迎合了国内中高收入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人们追求时尚的需求。而国产葡萄酒因受酿酒葡萄基地种植面积及生产周期和产量的限制,原料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葡萄酒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的确,目前世界葡萄酒每年的过剩量在400万千升左右,加上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葡萄酒商纷纷盯上中国这个巨大的潜力市场,并竭力耕耘。中国年人均消费葡萄酒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巨大的消费潜能以及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引起了全球葡萄酒厂酒商的关注,自然也带动了进口葡萄酒的快速增长。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本站)

“进口葡萄酒进来的不只是葡萄酒,还有成熟的葡萄酒文化,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可怕的”。刘世松认为。

法国葡萄酒在中国畅销,主要就是消费者对法国葡萄酒的悠久历史和浪漫的葡萄酒文化有着较高的普遍认同。而这种文化是通过不断地传播而实现的,我们所看到、听到的,无论是品鉴活动、饮食搭配、休闲文化,以及收藏拍卖活动,都是国外葡萄酒文化的一种营销方式,对于成长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在那么多热心和无私的葡萄酒推广、文化鉴赏活动的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国外成熟的葡萄酒文化,自然也带动了市场的繁荣。

由此,在进口葡萄酒汹涌的冲击下,原本脆弱的国产葡萄酒经济发展暴露出很多问题,特别是原料基地发展滞后成为制约中国葡萄酒经济发展不容置疑的事实。而进口葡萄酒对我国葡萄酒经济带来的影响正在持续发酵,甚至在动摇着中国葡萄酒经济发展的根基。

刘世松认为:用进口原酒代替基地建设,我国酿酒葡萄基地建设面临巨大挑战”。但令人无奈的是,这种情况正在愈演愈烈。关税的降低和进口酒本身的性价比,导致很多国内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口原酒。

中国加入WTO后,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要求关税逐年降低,2005年1月1日起,瓶装葡萄酒的进口关税率从43%下调至14%,散装葡萄酒的进口关税率从43%下调至20%。从2006年7月1日起,葡萄酒实施新的《消费税管理办法(施行)》,进口葡萄酒消费税可用进口环节已纳消费税抵减,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而香港和澳门地区更是从2010年3月起相继对葡萄酒实行零关税。2012年1月1日起,中国对新西兰葡萄酒等产品的进口关税降为零。2015年1月起,智利葡萄酒进口中国关税降为零。2015年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后,中国承诺“对于起泡酒以及小于2L容器的进口葡萄酒,关税将由14%,在第一年降至11.2%,第二年降至8.4%,第三年降至5.6%,第四年降至2.8%,预计将在2019年降至0。对于散装葡萄酒,关税减免方案为从20%每年逐步递减至16%、12%、8%和4%,并在2019年降至0”。

关税的降低,加上国外大都对酿酒葡萄种植给予一定的农业补贴,使进口葡萄酒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我国葡萄酒市场发展速度较快,连续多年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但由于我国酿酒葡萄基地建设时间晚,基地建设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现有原料基地已经不能适应国内快速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再者,中国的土地政策因素、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和企业急功近利的“逐利”行为,企业在葡萄原料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不重视,葡萄酒生产企业越来越不愿意在基地建设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金,特别是一些中小型葡萄酒生产企业根本不去建设基地,而直接选择成本低于国内原酒的进口葡萄原酒,以保证自身品牌市场的供应,赚取高额利润。

如此循环,将使葡萄酒企业越来越对进口原酒形成依赖,长此以往,必将严重损害我国酿酒葡萄种植产业,引发“果贱伤农”砍伐葡萄树的悲剧,在一些产区已经发生拔除葡萄树的现象,这对中国葡萄酒经济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当我们没有自己的葡萄原料供应之后,进口原酒就会轻而易举掌控中国葡萄酒经济的“命脉”。

刘世松分析道:灌进“洋酒”的葡萄酒产品,失去了中国葡萄酒自己的风格特色。消费者的口感体验和教育都被进口酒所占据,未来会怎样?

一直以来,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葡萄酒主产国,常年在中国不遗余力地举办一些产品品鉴和文化推广活动。目前,在我国中东部各大中城市的街头随处可见许多进口葡萄酒专卖店、品牌店,其对消费者的影响很大。市场调查也发现,进口葡萄酒经营进入门槛低、利润高,使涉足和准备涉足这一领域的业内外商家越来越多,甚至国内许多葡萄酒龙头骨干企业也在经营着进口瓶装葡萄酒。在坐落各地的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等大中型超市,我们可以看到进口瓶装葡萄酒的价格与国产葡萄酒产品价格相差无几,甚至有的比国产葡萄酒还便宜。目前,葡萄酒高端市场基本被进口葡萄酒所垄断,并培养出了一大批忠诚的消费群体,这已经严重影响着我国葡萄酒的主流消费市场。

当然,国内企业和相关组织也在不断地呼吁国产葡萄酒要改变和重视。近年来,葡萄酒行业里的管理部门、企业家一直在呼吁一个问题的解决,即葡萄酒产业应该归属于农林业,享受农业的一切优惠政策,葡萄酒应该纳入农产品序列。但是在刘世松看来,这并不是影响我们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根据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葡萄酒属于制造业,是工业品。葡萄酒纳入农产品,这不是说改就能改的问题,可能还会涉及到人大会议审议。我们自身需要明白,葡萄酒产业是融一二三产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国家对一二三产业的扶持政策,我们都应该积极去争取。特别是国家关于“新六产”的发展规划与支持政策,需要葡萄酒行业认真研究,积极争取。

回到原料种植。大家都认为,要酿造出优质和独特风格的葡萄酒,需要培育高质量的酿酒葡萄原料。但是以上这些说法都停留在口头上,真正落实到产业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却是非常少。

试问产业管理部门、企业家:葡萄原料如此重要,政府在产业资金扶持上真正落实多少?企业每年在基地建设上的人财物投入占企业总投入的比例是多少?

用进口原酒代替基地建设,既迎合了消费者“崇洋”心理,又赚取更大的经营利润,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无可厚非。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为葡萄酒行业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把自己的根本给丢了。这是刘世松最为担心的。

我们应该知道,葡萄酒是讲究个性化、差异化和具有国际文化属性的特殊消费品。中国消费者喝惯了灌装了进口酒的“中国葡萄酒”和原瓶进口的葡萄酒,又受着进口葡萄酒文化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长此以往,中国葡萄酒的“命脉”必将轻易地被别人控制,企业还如何去追求利润最大化?产业还谈何壮大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葡萄酒产业面临着六大危机:产业管理危机、酿酒原料危机、产区品牌危机、文化推广危机、自律诚信危机、进口酒冲击危机。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国产葡萄酒的自救必须首先从原料上来解决。刘世松建议从三个方面来解决葡萄原料问题。

第一,原料是核心的理念认知必须落“实”。

我们在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的同时,自身“原料是核心”的理念必须落“实”。有句话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企业在经营中根本没有把原料基地建设作为企业第一车间来对待,对待果农和对待工人完全两个待遇,如何能够改变其他人的认知?

我们的理念认知需要从根本上转变,重新梳理,落在实处。政府产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引导和服务,完善标准规范,帮助企业打稳根基,健步前行。行业内必须真正将解决原料问题作为推进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的核心来对待,作为顶层设计的根本所在。

第二,原料基础科研必须落“地”。

应该说,各个产区至今没有自己的特色酿酒葡萄品种资源圃。各产区基础研究做得不到位,没有特色,何谈个性,更不用说未来发展。当年一说赤霞珠、霞多丽为国际名种,一窝蜂全国各地都种;现在马瑟兰表现好,各个产区又开始一窝蜂种马瑟兰,跟风现象再次重演。

我们现在亟需做好的基础风土研究和品种区域化选育工作,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组成特性,精心筛选培植,选择适宜适种的品种,培育适合本地地域特征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酿酒葡萄品种。

第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度必须落“细”。

建议各地葡萄酒管理部门应该好好研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制度。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工作开展起来,建立健全标准、传播和推广体系,完全可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产区产品差异化战略、葡萄酒品牌集群形成、葡萄酒市场秩序建立以及葡萄酒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也能够讲好葡萄酒的“中国故事”,树立“中国风格葡萄酒”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在此基础上,刘世松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扎稳根基,认认真真建好酿酒葡萄基地。

葡萄酒质量好坏,先天在原料,后天在工艺。目前,中国在酿酒葡萄种植和品种等方面,品种过于单一,红色品种中超过60%为赤霞珠,白色品种中超过70%为霞多丽,造成我国葡萄酒产品特色不突出,同质化现象严重,跟不上世界葡萄酒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对进口葡萄酒的强烈冲击,中国葡萄酒经济发展的根基就是要加强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地方政府管理部门要根据当地自然风土资源条件,制定出全局的、科学的、合理的战略规划,加强配套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选择适宜当地风土条件的葡萄种植品种,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推广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酿酒葡萄基地建设模式,提升原料基地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体系,提升酿酒葡萄品质,形成中国葡萄典型个性,打破制约我国葡萄酒经济发展的“瓶颈”,才是今后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要通过适当调整酿酒葡萄种植结构,根据不同区域自然风土、气候环境特点,建立酿酒葡萄品种差异化,建设具有明显产区特色的酿酒葡萄基地,达到提升葡萄品质、提高农民收入、突出产区特色的目的。

2、尽快建立中国葡萄酒的质量标准体系。

我国应该提高国内葡萄酒“生产许可证”的准入门槛,提升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严格以贴牌或委托加工方式生产葡萄酒的条件,确保葡萄酒生产和流通安全。同时,还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国葡萄酒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规范生产经营秩序,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打击假冒伪劣及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使中国葡萄酒产品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发展。各个产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措施,加大对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和市场流通的监管力度,保证中国葡萄酒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按照国民待遇原则,以中国的相关技术标准同样对进口葡萄酒加强管控力度,加大检测力度,把不符合我国相关技术标准、品质低劣的进口葡萄酒拒之门外,以保证我国消费者饮用安全和身体健康。

3、给予葡萄酒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

葡萄酒在国外是按照农产品来进行管理的,政府每年对葡萄种植农民发放葡萄种植补贴。据欧委会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数据显示,欧盟用于支持葡萄酒产业的预算每年都超过10亿欧元,用于葡萄种植、品种改造、品牌推广等方面,其中近一半费用用于过剩葡萄酒的销毁或蒸馏加工成工业酒精。而中国对葡萄酒产业相应的补贴扶持很少,只是近几年各个产区政策开始加大葡萄酒的支持力度。葡萄酒产业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效产业,中国市场需求巨大,对增加财政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拉动旅游文化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发展葡萄酒产业,各级产区政府还要继续在政策、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调动葡萄酒企业投入基地建设和科研技术的积极性,进而调动农民的种植主动性,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发展酿酒葡萄基地,引导生产企业合理布局,逐步减少对进口葡萄酒的依赖性。

4、着力打造中国葡萄酒特色文化。

我国葡萄酒产区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借鉴国外的行业管理和文化传播模式,加强产区的统一规划和对外宣传,加速形成产区的整体品牌和产区的特色文化。同时,面对进口葡萄酒的激烈竞争,各葡萄酒产区管理部门或行业组织应该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引导葡萄酒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建立葡萄酒技术创新平台和营销推广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全国性葡萄酒展会、国际商贸交流活动、国际性大赛等各种节会机会,宣传推介自己产区的整体品牌形象,从原料基地、产品结构、个性特色、葡萄酒文化等各个方面,不断推介具有自身产区风格,又具有各自企业差异化特点的各种葡萄酒产品品牌,不断宣传、推介中国葡萄酒的整体形象,提升中国葡萄酒的市场竞争力,塑造“中国葡萄酒风格”。

    关键词:刘世松 进口酒 国产葡萄酒  来源:红酒书院  王德惠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