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人物 >

宁小刚:中国酒国际化路径的第一步是要“开眼”

2015-09-11 08:54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9月8日下午,刚参加完2015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后,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MIBA)馆长宁小刚在登上银川飞贵阳的航班之前,与我通了电话。

电话中,宁小刚谈到他近半个月来先后参加2015(贵阳)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和贺兰山酒博会后的一些感悟。他说,中国酒的国际化并非畏途,而是完全可以落地的,这个路径在他看来就是“三开三自信”。

开眼、开口、开心

宁小刚说,中国酒国际化路径的第一步是要“开眼”。这是一个双方面的行为,先是我们要去看世界,了解国外消费者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法律、文化和饮食习惯,更重要的是让老外开眼,让他们来认识中国酒,包括酒的历史、文化、生产工艺、安全性等,以打消他们对中国酒的顾虑。

龙应台曾有一个观点:“所谓国际化,就是要用别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们的不一样。”宁小刚很赞同这个观点,他说,中国酒在让老外开眼的过程中,必须提升文化表达水平和注重表达方式,用老外能够理解的语言与他们沟通,而这个语言就是文化和艺术。

“这方面和国际接轨完全是可以先行的,哪怕他们不在中国,也可以让他们先看到中国酒的文化和艺术,这是非常可行的。”宁小刚说。

第二步是开口,让老外把嘴张开,喝到中国酒,加强他们对中国酒的体验感。只有先开口去喝,品尝到中国酒的味道,才有慢慢习惯进而选择的基础。

之后到第三步,就是开心,让老外在认识、品尝过中国酒之后,从心里记住中国酒。

宁小刚说,这三个步骤的顺序不能颠倒,也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企业沉得下心。

风土、品质和文化自信

“与波尔多同一纬度”、“中国的波尔多”是国内很多名酒企业或产区常用的宣传语,在宁小刚看来,动不动就拿波尔多说事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

他认为,中国酒要想让老外接受,除了从推广上做到“三开”外,还需要从自身入手,建立“三个自信”,首先就是对自身风土的自信。

“波尔多的风土是搬不走的,你的风土也是搬不走的,如果对自己的风土都不自信,怎么能酿出属于你自己的好酒来?”

一旦选好一块土地,就要对其有信心,根据这片土地的特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酿酒工艺、原料等,进而打磨出具有这片土地个性的产品。当产品拥有风土的个性时,品质自信也就有了基础。

第三个自信则来源于文化。宁小刚认为,中国酒要想做国际化,先要运用好中国的文化,而不是照搬国外的方式。比如建一个酒庄,不管自身与欧洲有无关联,都去仿照欧洲的建筑风格,甚至连一些白酒厂也照搬欧洲风格,这在他看来,是很可笑和愚蠢的行为。

“哪怕你拿着欧洲建筑的图纸,用中国的材料去做,做出来也会像一块膏药贴在那里,因为这不是你的皮肤,不是你的血肉,不是你的气场。”宁小刚说,如果文化不自信,国际化就会是一句空话。

国际化的意义在于未来

中国酒的国际化问题在业内谈论已久,但少有实质进展。原因有多方面,除了政府对国际化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外,企业自身的意识不强也是一个掣肘。

有些企业认为,中国的市场已经非常激烈,腾不出手去做国际化工作,即便做了,销量也上不去,很可能在其他一个国家的销量还不如国内某一县城的销量大,不值当去做,这样的观念也成为阻碍中国酒走向国际的很现实问题。

既然国际化对企业销售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帮助,还需要花费很大力气,那么国际化对中国酒是否就没有意义?宁小刚认为,中国酒国际化的意义不是在现在,而是在未来。

“国际化的意义不会在短时间内体现在销量上,而是国际上有没有中国酒的地位,中国酒在国际上有没有发声。目前来看,世界上的烈酒基本都实现了国际化,只有中国白酒没有,这是很不应该的事情。”

在宁小刚看来,中国有些大品牌虽然喊出了国际化的口号,但不见得真正在国际化上有所规划,而只是在出口上有规划,但出口不等于国际化,因为白酒出口后,大多还是由在国外生活或工作的华人所消费。

随着外国人来中国越来越多,中国人到国外越来越多,懂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吃中餐的人越来越多,宁小刚相信,未来喝白酒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没有哪一种酒从一开始就被全世界所认同,包括目前在中国销量最大的啤酒,刚进来时中国人也不习惯,一旦习惯了销量就非常大。这其实就是推广的问题,关键是能不能沉得住气。”

宁小刚认为,每一个真正具有世界观的企业,都应该把国际化纳入品牌长期发展战略,并且每年都应有一些动作。他自己也准备在这方面有所行动,眼下的事情是,把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尽力打造成中国酒国际化的一个窗口。

    关键词:中国酒 国际化  来源:华夏酒报  魏琳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