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朋友圈,大家最近晒得最多的,是酒类上市公司半年报。一路看下来,给人的感觉是涨声一片,利好频传。特别是白酒行业,继五粮液、茅台调高出厂价位后,泸州老酒等部分企业高端品牌纷纷跟进,逆势涨价的消息持续扩散。企业产量、收入、税收、利润四项指标多有上扬的喜讯,令很多人振奋与鼓舞,从而大胆地得出行业已经跳出低迷期的判断。回暖的迹象似乎很明显,酒类上市公司半年报数据显示,这些白酒企业有的实现了量价齐升,有的取得了营收净利双增的不俗业绩。接下来的几个月,市场面临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又有国庆、中秋双节的带动,全年销售业绩利好已几成定论。
白酒上市企业多为行业佼佼者,其业绩走势应该是判断行业经营趋势的参考,但又不能以此成为断定行业完胜的唯一依据。正常情况下,上市企业的财报数值,均略高于行业整体绩效情况。换言之,对于大多数白酒企业而言,上市公司的优秀财报数据,只能成为自己心中的“女神”或“男神”而已,用来膜拜或研究都可以,但是自己口袋里收入了多少,还是要亲手一笔一笔地去掂量。
就行业整体而言,道理亦是如此。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623.74万千升,同比增长3.45%,完成销售收入2660.90亿元,同比增长6.35%,实现利润总额366.70亿元,同比增长4.88%,上交税金272.13亿元,同比增长4.98%。行业增长之所以低于上市企业的佼佼者,是因为纳入国家统计局范畴的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1542家,其中有115家为亏损企业,亏损面占7.46%,亏损额为8.15亿元,同比增长13.52%。上半年业绩较好的企业,引领和推动着行业向好,但以此断定整个行业就将“咸鱼翻身”还为时尚早。
从区位差异上分析,上市企业的业绩也难以成为区域成就的缩影。
据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全省201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343家,累计生产白酒185.1万千升,同比增长4.4%。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67.75亿元,同比增长2.53%;实现利税179.21亿元,同比增长-3.85%,其中利润总额95.74亿元,同比增长-7.45%。四川是全国白酒产量第一大省,比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河南、山东,分别高出3倍。虽然有多个明星企业作支撑,但还是难以挽回销售收入增长低于全行业水平,利润、税金出现负增长局面。
客观而言,虽然部分白酒上市企业半年业绩利好可掬,一些高端白酒市场表现出回暖迹象,但并不意味着白酒行业已经步入全面复苏。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消费增长动力持续减弱,白酒整体需求依然处于逐步萎缩的状态,产业和产品的调整尚未到位,市场不确定因素还没有消除,此时放言全面回暖为时尚早。
李言冰:资深酒业人。中国酒业协会科教设计装备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交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产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国酒类产业政策研究及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