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就烟台葡萄酒产区发展历史、现况及如何做大、做强、做实进而打造成为世界著名产区等话题,专访了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协会会长孙承贤。孙承贤同协会王忠民、都兴健二位副秘书长一起,与记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烟台产区亟需实施战略转型
记者:自近代以来,烟台产区在中国葡萄酒业有着独特的地位,广为世人称誉。请您介绍一下烟台产区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孙承贤:烟台葡萄酒产业是优势传统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20年前,张弼士选择了烟台,正是因为烟台有别于其他产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大自然赋予的种种有利因素,因此,烟台张裕顺势而生,成为我国第一家葡萄酒生产企业,烟台也由此成为葡萄酒民族工业的发祥地。烟台产区有着独到的优势,首先表现在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的优势上,这里的纬度及栽培优质酿酒葡萄品种的自然条件,与著名产区法国波尔多很相似,是国内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120年前,张弼士经反复考察,最终选择了烟台。可以说,这就是烟台产区最大的优势。上世纪八十年代,烟台又被授予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如此殊荣,是国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记者:烟台产区目前葡萄基地和葡萄酒企业、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呢?
孙承贤:百余年来,烟台葡萄酒历经沧桑,有过辉煌,也走过低谷。如今,烟台已成为国际七大葡萄海岸之一、国内最大的葡萄酒产区。百余年来,烟台产区已建有一大批葡萄基地,尽管基地建设历经挫折,但毕竟发展到今天的55万亩,虽然,其中的一半28万亩左右基地在本地,另一半在我国的新疆、宁夏等地。我们认为,基地无论建在哪里,都将为烟台产区所用,基地管理积极采用烟台产区先进的管理模式。
其实,不少专家认为,采用不同地区的酿酒葡萄酿制的酒,科学勾兑后,能出品更好的口感、风味的葡萄酒。可以说,正是因为烟台产区具有规模较大的本地和外地优质葡萄基地,从而支撑了烟台葡萄酒业的持续发展,彰显了烟台产区独特的基地优势。没有基地,就没有产区。
近年来,全市葡萄酒企业达1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40家,并建有包装、设备等葡萄酒配套企业及大学、科研机构、质检中心等单位部门,为烟台产区的产业链发展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同样是其他产区不具备的因素。近年来,烟台产区葡萄酒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达到30多万千升;利润及利税额几乎均占全国同行业总数的六成。
记者:您如何看待近两年来葡萄酒产业出现的新形势及烟台产区一些新情况?
孙承贤:201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等大气候影响,国内葡萄酒产业发展出现了增速放缓、效益下滑等局面,烟台产区也不例外。究其原因,宏观与微观、业内与业外、客观与主观,都有影响,如经济下行、接待宴请减少、进口酒冲击、国内产区间竞争激烈等。从烟台产区自身看,烟台酿酒葡萄种植成本高、收益低;基地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基础不牢;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产区风格特征不明显;产区的整体知名度不高,品牌建设尚有很大差距;葡萄酒文化氛围不浓,城市特质未充分彰显出来。
当然,挑战与机遇始终并存。经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未来,我国葡萄酒消费需求将会持续增长,行业科技支撑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产业关联融合度将会更加明显。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历史发展节点,烟台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唯有加大创新发展思路和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实现战略转型,回归理性,实现打造烟台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区。可以说,这既是市场和产业形势变化的迫切要求,也是烟台百年葡萄酒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记者:协会成立以来,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受到了政府、行业和产区企业的一致好评。您本人也多次强调“烟台产区要想发展壮大,产区特征和产品个性不可或缺。”请您介绍一下烟台打造独具特色、富于个性产区的战略理念的由来。
孙承贤:纵观当今世界著名葡萄酒产区,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立足产区具体特征,充分彰显产区优势,形成产区独特的品牌文化效应。对烟台产区来说,积极挖掘、创新优势资源,提升资源整合水平, 形成独具特色、富于个性的产区特征,是实现战略转型的根本所在。
酒业新常态下,充分挖掘、提升烟台产区独特的优势资源,弥补不足,放大烟台产区的优势,形成独具特色、富于个性的产区特征,着力打造名副其实的世界著名产区,是当前及未来烟台产区战略转型的方向和重点。
如何进行战略创新转型
记者:烟台产区应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战略创新转型?
孙承贤:我们充分调研、论证认为,应从生产形态、产业形态和市场形态上,科学调整,创新升级,实现产区风格特征、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及经营理念的等多个方面的战略转型。
首先,在生产形态上,把市场引导型转到生产引导与市场引导结合型上来,实现产区风格特征的战略转型。
一个葡萄酒产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突出自己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走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国内外许多葡萄酒专家指出,葡萄酒产区要想发展壮大,产区特征和产品个性不可或缺。烟台葡萄酒找准个性是关键!因此,烟台产区的战略转型必须找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优势和主动。
其次,在产业形态上,把低水平建设转到优化升级上来,实现产业与产品结构调整的战略转型。要加强产区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大生产科技投入及酿酒葡萄新品种的投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新形势下发展模式,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
再次,在市场形态上,科学调整消费群体结构,实现经营理念的战略转型。市场转型,提高酒品的性价比是关键。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转变经营观念和营销理念,积极开发生产性价比高的产品,满足大众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需求,扩大市场消费层面和各级消费群体的消费水平。
记者:协会成立以来,您和协会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企业和市场调研,对烟台产区发展寻方把脉,找准了制约产区发展的问题瓶颈,提出了将烟台产区特色、个性、优势和做大、做强、做实,请介绍一下打造世界著名产区的要点。
孙承贤:在今年三月召开的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上,我除了所做的协会的日常工作报告外,重点强调了新形势下,创新打造烟台产区成为世界著名产区所需要的三个要点,简要地说包括增强产区意识、打造产区品牌和树立产区形象。这既是行业所关心的事情,也是关乎烟台产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长远之计。
产区意识是一个产区发展的自觉思想行为,有了鲜明的产区意识,一个产区的发展就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皮将不存,毛之焉附”。
烟台产区的每个企业、每个人都要从产区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好企业与产区的关系,围绕产区的发展,做好自己的工作,为产区的发展增光添彩、添砖加瓦;打造产区品牌,首先,要打造好产区整体品牌。其次,要打造好酒城品牌,包括酒城历史文化的发掘、研究,葡萄酒文化普及、交流等。第三,要打造好企业品牌。要树立“品牌第一,质量至上”的理念,酿造个性化、差异化、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葡萄酒。既要保持发展好民族传统品牌,又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研发推出新的品牌,提高酒的性价比;怎样树立产区形象?最关键的是要抓好质量和诚信,树立“质量为本,信誉至上”的理念。
记者:打造烟台世界著名产区和国际葡萄酒贸易中心,需要抓好哪些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
孙承贤:我们认为,主要应从基地、苗木、品质、酒庄和文化等问题环节上采取有效举措。“基地,产区之基”。基地,对产区来讲至关重要。“七分葡萄三分酿造”、“好的葡萄酒是种出来的”,这已成人们的共识。要进一步搞好规划,强化措施,鼓励支持生产企业发展自有原料基地;加强科技推广普及和加大科技投入;继续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烟台,积极探索酿酒葡萄种植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
“苗木,产区之本”。要酿出好的葡萄酒,必须从苗木这个源头抓起。培育适合烟台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生长且品种优良的葡萄苗木,使酿出的葡萄酒确实能突出产区的个性、代表产区风味。加强酿酒葡萄苗木的研发、繁育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大科技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产学研合作,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酿酒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和葡萄砧木培育基地。
“品质,产区之髓”。品质,是一个产区葡萄酒所彰显出的有别于其他产区的那种风味和个性。
烟台产区有不少品牌酒的酒体、口感、香气上乘,但还没有真正达到像法国波尔多等世界著名产区的酒那样个性明显、风味独特。要酿出上乘的地方风味酒,首先,从原料抓起;其次,要抓好调配工艺这一重要环节,注意人才培养;再次,要强化市场监管,共同维护我们产区的优良形象。
“酒庄,产区之脊”。建酒庄,创自己的品牌,是产区未来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建酒庄作为烟台产区一项战略任务推行。烟台产区未来将按照“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规划、布局、建设,让每一款酒庄酒,都能体现烟台不同小产区的个性化表现,达到代表产区风味的上乘境界。
“文化,产区之魂”。烟台之所以成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源于她的葡酒历史、企业、基地、品牌等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地位。烟台有诸多的产业,但唯有葡酒产业和酒城这块招牌是其它城市所不可比拟的。我们应强化打造烟台酒城这块牌子,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勇立潮头的气魄,把烟台构建成国际化的葡萄酒交易、集散、物流、期货、信息、会展、文化交流和休闲旅游中心,打造成名副其实、世界一流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加强葡萄酒文化知识普及推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烟台产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