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来年,中国和中国市场的潜力成为全球葡萄酒业界人士热衷讨论的话题。作为新兴市场,中国已经在总量上显示出其重要性,变得更强、更大只是时间问题。有不少国外酒庄正在考虑在中国发展业务,或者希望中国的生意做得更大,然而他们了解到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一些说法却是一种误读,按照这种误读的实际操作,往往交学费、走弯路。
在此,笔者梳理了中国葡萄酒市场十大“误读”,希望能给酒庄主和中国进口商以借鉴。排序不分前后。
1、在中国“大市场”切一小块蛋糕也可观
“中国热”不知道撩拨了多少躁动的心。很多中小酒农经常愉快地想象,要是每一万个中国人一年能买一瓶他们的酒,很快他们就需要担心库存不够了。事实上是,大数据和很多人是不相干的。
从地域上来说,中国确实是个大国。然而,前瞻下葡萄酒行业的市场潜力,中国市场其实还小,好戏刚刚开始。中国市场在总量上已经显示出不容小觑的态势和增幅,但从产业形态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如果现在大家用成熟市场的眼光来权衡中国市场的决策和得失,未免会有受挫感。目前的中国市场,对于数以万计的中小酒庄来说,可以说基本是不相干的。我们尚在期待跨国公司和其国际大品牌与中国本土的大公司一起,联袂完成“吸引和转化葡萄酒消费人群”的任务。
2、“一刀切”看中国
在海外生活,经常会遭遇一些让人满腹知心话,却不知无处起头的问题,比如:“你们中国天气怎么样啊?”。这样的逻辑也充斥在葡萄酒行业对中国的了解之中。
在政治语境下,只有一个中国。但是和美国一样,辽阔的疆域决定了次级地域差异。中国的疆土与欧洲相当,人口是欧洲的两倍。从商业角度考虑,我们常说的“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等等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地缘特性。 不妨作个对比:在中国,只有6个省(区)的人口少于1000万,而在欧洲超过1000万的国家只有15个。每个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 其实都可以单独作为市场研究的个体。仅说北京和上海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其差异甚至大于其相似性。
3、中国人应当学习餐酒搭配
大多数欧美国家有就餐品饮葡萄酒的传统,尤其是生产国,喝杯葡萄酒酒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跟饭桌是密不可分的。几乎碰见的每个酒农,都会特别执拗地关心他们的酒能否配中国菜。
中国人喝葡萄酒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葡萄酒配餐尚属小众。传统的中国餐桌上,鱼肉蔬菜一应俱全,酸甜咸鲜辣五味杂陈。真的要说配餐的话,茶、啤酒、白酒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保险/传统选择。当然并不是说葡萄酒配餐毫无前景,但千万别以为这是一招定乾坤的那一招。
4、中国人只要接受点葡萄酒教育,这事儿就结了
很多外国人对中国葡萄酒消费者的印象,还停留在拉菲兑可乐的趣闻当中。而西方文化的输出和交流,会习惯性地有着“坚守传统”的理念,这在进入新市场开发时有利有弊。
曾几何时,我们看到中国人频繁飞来欧洲,谆谆教诲欧洲人喝茶不应该用茶包,不应该加奶,不应该加糖?中国人可是世界上最善于经营生意的族群。相反的,我们应该教育做市场和销售的人,来了解并切入到文化差异中去。无可厚非,葡萄酒教育当然有其重要作用,这在某些市场板块已经卓显成效。但是凡事需要讲究步骤,策略和阶段特性。如果两个人开跑的话,不论快慢,必须向着同一方向他们才有可能在中途相会。
5、中国那么大,应该用不同的进口商覆盖不同区域
很多外国人对中国进口商对“独家代理权”的坚持常常无法理解,而在其他市场,在同一国内由不同进口商分区而治并非鲜见,这些国家还不一定有中国一个省大。
中国进口商对独家代理权的坚决态度,大家应该并不陌生。而这种坚决,随着中国网络经济的超级规模,极其飞速增长,似乎更显出其必要性。物流配送在中国的规模和速度,是欧洲任何国家不能望其项背的。
举例来说,1919——最大的酒类连锁零售商,承诺在19分钟内将酒分送到户(限于部分城市)。价格信息的网络化和物流配送的高度集约和快捷化,将整个国家的分销体系变得平面,透明而快捷。
在中国,没有类似美国的三级市场监管体系(编者按:进口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不能为同一法人。在不同州各有迥异)。这意味着同一品牌、不同进口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可能会对品牌造成致命的打击。
想象下,您的产品因受价格战的牵连,被不同进口商用最低的价格抛售,最终的后果是这个产品就没人愿意再接手了,因为网络上留存的价格信息让后来人看不到足够的利润空间。 在中国建立代表处或者公司来管理渠道商,可能是个解决的方案。但同时,这也会增加运营成本,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才能消化增加的成本。
顺便提一句,来自一些不同渠道的信息显示: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前五大品牌约占80%的市场份额,另约有15%为OEM(定制标生产),确保品牌拥有人持有强大的话语权和竞争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现阶段中国市场特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