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市场为何这么牛?
7大因素,助推酱酒企业全面开花
酱酒市场的快速发展不简单是一种白酒香型的成功,而是有着深刻的、复合的综合原因。
1超级发动机茅台的带动
从当前茅台的发展轨迹来看,茅台不但成为中国白酒行业唯一的超级品牌,而且已经进入了迈进千亿的快车道上。可能有专家会说,茅台不能简单的从酱酒来看,而应该从中国白酒的大格局来分析。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茅台本身是酱酒超级巨头。茅台的巨大成功给酱酒的品类背书、产区背书带来了巨大的溢出和溢价效应。
2酱酒品质优势更具市场竞争力
当前我国白酒市场的主要矛盾是美好生活需要高品质白酒与中国白酒品质良莠不齐的矛盾、粗暴的饮酒文化和科学饮酒推广之间的矛盾。而酱酒的品质优势是相当明显的。
此外,由于酱酒当前的主体香、味物质没有破解,酱酒主要高度依赖于赤水河流域独特的自然环境,依靠传统酿造方式来生产制造。这一方面限制了酱酒的产量,但也成就了酱酒的高品质。
3酱酒产业物质基础逐步扎实
据左右脑咨询统计,目前贵州拥有实际窖池约75000口左右;其中,仁怀地区拥有60000余口,其余分布在赤水河领域其他产区和贵州其它产区。按每口窖池年产大曲坤沙酱酒8吨计算,贵州优质酱酒的理论最大产能在60万吨左右。随着时间的积累,酱酒的物质基础逐步扎实,这给酱酒市场的长足发展带来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4优秀资本持续进入酱酒产业
高毛利、高成长性的酱酒行业一直不缺资本进入。上一轮酱酒蜂拥而至的资本经过大浪淘沙,部分优秀的产业资本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市场收获期。
而本轮酱酒大热的情况下,又有很多资本竞相进入,我们可以看到业内的两大巨头洋河和劲酒已经开始下重注;上海海银、深圳华昱等资本巨头也磨刀霍霍。
5酱酒杀入其他白酒主流价格带
本轮酱酒的增长和上一轮有着本质的区别。本轮酱酒的增长却是源于承接住了中高端人群的消费升级,源于茅台引领下的商务消费和中高端民间消费。更重要的是,包括茅台系列酒(酱香酒公司)、其它二三线酱酒企业,凭着品质优势、品类优势开始集体杀入浓香等其它香型的100元-300元、300-500元等核心价格带。
这也说明,酱酒市场从以前的倒金字塔结构,开始逐步转变到腰部市场开始壮大,中高端市场成为酱酒市场快速增长的第二极。
6酱酒市场运作方法、手段已明晰
酱酒市场决定了先天是全国性小众市场,市场的运作迥异于浓香型白酒“品牌+渠道”的模式,除贵州省内市场外,无法通过传统白酒的营销模式撬动市场。
欣喜的是,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白酒的中高端主流价位段逐步和酱酒的核心价格带逐步重合,酱酒企业通过品牌精准定位,以品鉴会、社群营销、酱酒体验之旅等为主要推广方法,通过酒道馆等为主要体验场景,绕过了白酒销售的传统渠道,通过类直销渠道(团购为核心)直接搞定消费者。
7政府大作为提升酱酒全国影响力
近来年,酱酒的主产区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三级政府均把白酒产业作为主要抓手。三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黔酒中国行”、遵义产区推介、打造仁怀酒都等系列动作,声势浩大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造势和推广,对贵州白酒和贵州优秀酱酒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幅提升了酱酒的全国影响力。
总体来看,我国白酒市场进入了价增量减、品牌集中、品质提升的新常态。酱香型白酒成为我国白酒最有机会、最具竞争力、最具财富效应的品类,酱酒产业和酱酒市场迎来又一春。未来三到五年,我国酱酒的整体产能有望占据到我国白酒的5%,销售收入有望占到我们白酒整体收入的15-20%,利润有望占到我国白酒整体利润的40%左右。
形势虽好,谨慎对待“黑天鹅”和短板
最后,我们除了看到酱酒市场良好的一面,还必须看到酱酒产业和酱酒市场也可能存在“灰犀牛”、“黑天鹅”事件,也还存在相当的不足和短板。
1茅台不能出现大的波动
茅台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一家企业,茅台和酱酒产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茅台如果出现大的波动,酱酒产业和市场势必也大受其害。
2警惕食品安全事故
受茅台和酱酒财富巨大效应影响,加之地方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监管不够严格,茅台造假、酱酒造假事件客观存在,这很容易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市场运作能力是短板
酱酒产业客观上存在着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这部分市场和品牌运作意识淡薄,大部分企业无法组建成建制的专业运作团队。这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只能成为典型的草本类企业,无法成长为木本类企业。
4谨防投机资本扰乱产业和市场
资本的逐利永远存在,部分资本又开始蜂拥进入茅台镇和酱酒产业。但无论什么属性的资本,进入酱酒均需要掌握正宗酱酒的生产酿造技术、酱酒市场的运营技术,具备耐力、财力、人力。部分无视酱酒产业客观规律的投机资本只会扰乱酱酒市场,给行业带来较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