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卓鹏战略咨询董事长、 行业知名趋势研究专家田卓鹏:从去年上市企业报表来看,整个都是一片飘红,包括今年,特别是三季度数据出来之后。各个企业今年上半年和三季度增速都在百分之十左右,大家都觉得行业是不是回暖了?另外古井、泸州等企业他们都纷纷停货,是不是预示白酒回暖呢?我觉得不能简单的看一些上市企业,更应该看整个行业。我在给很多经商和中小型企业讲课过程中发现,从经销商的反馈来说并不是所谓的行业全面回暖。
我给的定义是头羊回暖、多数徘徊。就是龙头回暖,一是全国龙头,像泸州、五粮液、洋河;另外省级龙头,像古井、白云边、河套;还有区域龙头,像丛台,这些龙头企业是在回暖的。当马太效应出现,好的越来越好,同时,这也是分化的表现,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和整个行业增速不够。酒业成熟度越来越高,当一个成熟度高的行业增速达到百分之十到十五的时候,也就是高于GDP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百这个时候就是整体回暖,如果没有达到就不叫整体回暖。另外一个判断的就是酒业也属于中国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还没有看到回暖的迹象。经济靠投资、内需、出口三辆马车拉动,当投资和出口现在都没有拉动作用,另外内需相对来说也是疲软。现在大经济环境没有回暖,那么酒业整体回暖也不是很现实。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我觉得2016年,不能叫做全面回暖,我觉得是龙头回暖,分化徘徊的阶段。
所以说大多数酒企还需要警惕,如果你没有加入回暖的行列。我预判在未来的两三年酒业集中度随着马太效应的增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那么三四线企业会在三四线的区域龙头,也就是前一二名集中。而位于三四线里面的三四线,还是会被淘汰一批的。
山东杨湖酒业品牌营销顾问张成贵: 虚热里寒恐怕是当下酒行业的症状。上市公司、产业媒体、行业领导都在喊回暖,但终端店却纷纷倒闭关门,包装厂、瓶子厂叫苦连天,酒均价持续下跌,经销商库存居高不下,三公消费泥牛入水,商务接待、婚宴用酒持续不振,单桌单次酒消费屡创新低,产业产能结构性过剩并未彻底缓解,真不知道主流酒企业的数据暖还能代表产业的体温吗?去年的股灾教训历历在目,老股民恐怕没几人相信那个上市公司数字,也用血的教训懂的了关联交易,股价操纵等等关键词。
营销上对企业销量有细分,毛销量、存销量、净销量等,前二者是产品移库,后者才是有效销售。当前一线品牌的控货保价,产品梳理,精兵简政带来的积极因素恐怕是给人产业回暖的根本原因。
值得提醒的是,莫被暖冬迷了眼,很多人死在三九寒天那几天。你准备好了吗?
当理性看待行业复苏
自2012年末酒业调整的开始,已有五个年头之久,过程中经历了各个酒企的各种营销调整。茅台两次开放经销商及赖茅、贵州大曲等低端产品的面世,五粮液的并购和低度系列酒开发,国窖由涨价到降价再涨价等情形和现在多家知名酒企核心产品停货通知频出。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经济增长不足,消费群体迭代明显,消费量能持续下降,加之酒类渠道整合在不断加速,另外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各酒企和产品分化明显,由最初的高端遇难到后来的中高端、中端蔓延,再到趋势下中端乃至中低端的挤压,形成了明显的逐级分化。经过多年的调整分化,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开始纷纷反弹,到如今中高端产品趋势回暖,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复苏。然而,这个过程是牺牲了不少的地方酒企为代价的。
同时,近年来以互联网和定制为代表的渠道分化加剧了行业的变革。分化即进化,大而实、小而精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优势突显!
藉此,笔者认为,这些场内外因素和在国际和国内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必然出现企业集中化、产品集中化,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这些变化将对酒业格局和游戏规则带来重要影响。而当下产品分化突显,特别是在中高端市场份儿突显,在公告出来的漂亮数据的背景下,在市场状况和营销策略的驱动下,各大酒企纷纷停货也是大势所趋。然而这些不能完全代表或者说行业就此实现了真正的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