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经济周刊》发表题为《洋河14年前改制旧账为何仍未了》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江苏洋河酒厂自2009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企业、资产高速扩张。在企业两次改制前后入股的125位中高层的个人财富也因此迅速增长,成为千万乃至亿万富豪。但职工反映说,数千名普通职工被收回原始股权后,依然蜗居在数十平米的老式公寓楼里,平均月收入只有两三千元,生活条件20余年未有显著改善。”
各方观点
文章一出,舆论哗然,各大媒体争相转载,不少网友在各个场合用几乎是“一边倒”的评论炮轰洋河。
网友“李磊钦”调侃洋河蓝色经典为“灰色经典”;网友“向前33628271”语出惊人的说,“洋河酒是好酒,酒厂干部就不是什么好干部咯”.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媒体在转载该文时,都不约而同的将标题改为《洋河14年前改制旧账仍未了:普通职工收入微薄 徘徊在温饱线上》或《洋河上市成中高层的“财富盛宴” 洋河:他们误解了》。同样内容,两种标题,其中意思,颇值玩味。
2009年洋河成功上市,除改写宿迁一段历史外,最震动当地人的,是125位平均身家4000多万元的富豪随之一夜“诞生”。
与125位管理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洋河酒厂3000多名职工的失落和不平。时至今日,这些失落与不平仍在当年未能分享洋河上市蛋糕的部分老职工中如梦魇般存在,时不时出来“刺挠”一下。
那么,14年前洋河改制旧账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什么才是洋河发展壮大的关键原因?笔者认为,只有先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洋河14年前改制旧账的问题才会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评判。
14年前改制旧账怎么形成?
众所周知,洋河在2002年以前,全部属于宿迁市国资委控制下的洋河集团,是宿迁市老牌国企,也是与茅台、五粮液等齐名的"八大名酒"之一。然而,同为“八大名酒”,五粮液在1999-2002年,营业收入从33亿增长到57亿。即便是规模较小的汾酒也从3亿增长到5.2亿,平均增速在20%。但洋河酒厂2001年销售额只有2个亿,员工工资发放都出现问题,机制呆板、反应缓慢,销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为改变洋河机制僵硬,效率低下的局面,2002年底,洋河集团拿出优质资产洋河酒厂,联合上海海烟物流有限公司、南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法人股东和14名自然人股份共同发起成立了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洋河集团持股51.099%。
这次以“剥离不良资产、清理呆坏账和精简人员”为目的的改制效果明显,2003年推出“洋河蓝色经典系列”,当年销售额便突破3个亿,2004年达到5.1亿,2005年升至8.28亿,相比2002年的低点增长超过200%。
2006年,洋河酒厂再次改制,改制目的一是通过加大管理层持股调动管理层积极性,二是吸引战略投资者进入,为上市准备。第二次改制完成后,2007年洋河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大幅提升,达到68%,其他主要白酒企业的增速都远远不及洋河。
然而,正是这两次在洋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制,使洋河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各方质疑。但无论从上文笔者梳理出来改制的背景来看,还是效果来看,改制都是正确的,是符合社会发展的。
改制风险并非任何人都能承受
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率领部队与秦军作战。部队渡过漳河以后,项羽命令士兵把所有的船只都毁掉沉到河底,把行军的饭锅全部打碎,每人只发给三天的干粮。项羽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大家表示只能胜利前进,不能失败后退的决心,果然部队经过九次激烈的战斗终于打垮了秦军——这,就是著名的巨鹿之战,以少胜多,扭转了战争局势。
历史何其相似?事实何其壮烈!将其评论为“一将功成万骨枯”也好,含泪低吟“古来征战几人回”也罢,企业需要发展,恰如历史一直前进。任何纯感性的认为都会影响理性的判断,任何绑架着道德的呵斥都是对法制的蔑视。
原洋河股份董事长杨廷栋忆起02年那次改制时说,“改革是国有企业成长过程中必须面临的一次阵痛。当时的洋河体制滞后、动力单一,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国资绝对控股,同时较大力度引入了员工(高管团队)持股、民资,优化了股权结构,力度不小、阻力很大,但我们成功了”。
巨鹿之战的破釜沉舟是没有退路的绝地反击,同样,14年前以员工参股为主要特征的洋河改制更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成功参与了大量国企改制的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曾对媒体表示,“核心管理层有效持股对企业改制后的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谓有效持股,就是如果把企业搞砸了,自己就会跟着倾家荡产。”
据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洋河股份“混改”启动时,洋河股份现任董事长张雨柏是举债入股的。多年后他称:“2002年那次改制的时候,我购买了72万股。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是我用身家性命作抵押,举债投资入股。所以逼得我们只能向前,不能向后,只有化压力为动力的份儿。”
玫瑰花是美丽的,我们往往只看到它娇艳的花朵,而不去留意它背负着一身的尖刺;月亮是皎洁的,我们往往只看到它如水的光华,而忽视了它表面被撞击的坑坑洼洼……之于洋河,我们恰恰就是忽略了他们当年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所冒的风险,而将他们现在的所得重重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