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酿网 > 酒业研究 >

原酒如何挖掘差异化竞争优势

2014-12-09 10:06  中国酒业新闻  佳酿网  字号:【】【】【】  参与评论  阅读:

摘 要:白酒行业深度震动调整,产业链上游的原酒企业深切感知。一次次受累于行业变革,让原酒行业不得不思考未来的发展路径,本文从行业发展历史和现状窥探出客观存在的问题,同时就行业如何挖掘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突破幕后的宿命走上前台给出了一些探索性措施。

今年以来白酒行业开始进入深度调整期,对品牌白酒企业的影响有目共睹,处于上游供应链的原酒企业更是首当其冲,产业链“举足轻重”的地位未能令原酒企业幸免于难,许多中小企业已进入减产、停产或是出售状态。原酒企业再次被逼到了生死悬崖边上,面临又一次的生死考验,原酒企业如何绝处逢生。回顾白酒行业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的行业调整都是原酒行业的噩梦。作为背后的力量,原酒企业应勇于走出幕后亮相前台,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1 、行业发展冰火两重天

与年初一些原酒企业减产、停产的消息相比,年底的情况引发了不小的行业震动。陆续有行业颇具影响力的原酒企业资金链断裂、破产,甚至于老板跑路的事件爆出。黄金十年的疯狂扩张让诸多原酒企业负债累累,由资金链断裂引发的债务危机成了破产倒闭的导火索。笔者预估,原酒行业的破产和出售潮将会在明年上半年大面积开始出现。这一次原酒厂遭遇的生死困境,我们将其称之为迟到的行业洗牌。这次洗牌不仅仅源自行业调整带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原酒作为白酒产业链的地位进一步沦丧或被取代。

与上述原酒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中小原酒企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运营,原酒销售未受影像,企业遭遇冰火两重天的境地。笔者深入了解才发现这些企业基本都是在前几年没有加入产能扩建的中小企业,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任何的负债。而且在原酒酿造方面基本保持传统技术酿造,生产的都是不缺市场的纯粮食酒。良好的品质、适当的产量使得这些企业依然信心十足。

2、 四川原酒,浓香天下

四川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等资源,成就了四川原酒无可取代的产业链地位。四川原酒的集群效应初显于上世纪80年代,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四川有记录的原酒企业约2000家,加上一些作坊式企业,多达数千家。市场上除了四川和贵州等地拥有自身酿酒能力的品牌外,大多采用在四川购买原酒资源,再进行成品酒的生产加工。

四川作为全国最大的原酒生产基地,出产的原酒主要是作为浓香型白酒的基酒销往全国各地。四川原酒在出川之道处处飘溢着酒香,形成“风景这边独好”的幸福时光。业内专家指出,四川原酒在全国白酒行业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四川原酒产量大、质量优、外销多,在全国范围内的“大流通”造就了今天浓香型白酒的市场地位,国内许多白酒生产企业都和四川原酒企业有着很深的合作。

3、 原酒企业面临的问题

3.1盲目扩能,骑虎难下

白酒黄金十年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企业竞相建新厂区、扩张产能,原酒企业也不甘示弱,产能扩张此起彼伏,扩产数量也从千吨一路飙升至数十万吨级,不可不谓其疯狂。产能扩张俨然成了企业实力的象征,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全然一幅大跃进的景象。

目前没人能评估原酒企业的库存究竟有多少,市场急剧下滑,疯狂扩张的产能就成了原酒企业头疼的问题,在现金流收入巨减的情况下窖池还要持续使用,对于企业来说压力可想而知,真可谓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3.2引狼入室,同根相煎

白酒的地域资源属性,成就了传统原酒产区的崛起和发展,四川作为优质原酒产区的代表长期与省外瓶装酒企保持着供应合作关系。但这种供求关系被逐渐打破,一些产区为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盲目引进省外下游厂家直接在产区投资建厂。

随着瓶装酒企将触角延伸至产业链上游,原酒企业产区生产,省外销售的利益链条模式也被割裂。当成品酒企自身在产业园区已经足够满足自己的需求时,他们的贷款、销售能力、人才培养皆强于原酒企业,直接导致原酒企业的生存空间逐步被压缩。

3.3瓶装酒梦,前赴后继

原酒价值长期被掩盖,使得原酒企业抬不起头。大多数原酒企业都怀揣着瓶装酒的梦想。在原酒企业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先扑后继地进入瓶装酒市场,打造自己的瓶装酒品牌。甚至在一些原酒企业的发展规划中,瓶装酒将取代原酒的终极战略。

从企业自身资源来讲,许多原酒企业根本不具备实施瓶装酒战略的基础,同时在具体的操作中又比较容易犯基础性的错误,导致许多原酒企业钻进了瓶装酒的死胡同。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结果是尾大不掉,前面的原酒主营业务也受其牵连,在行业调整期尤显瓶装酒战略的鸡肋。

3.4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自瓶装酒诞生以来,白酒行业对于原酒就讳莫如深。原酒的价格、利润以及外销哪些酒企,一度都是业界敏感的话题,对于消费者更是避而不谈。但另一方面,原酒又不得不依托向瓶装酒的供应而获得生存发展,原酒对瓶装酒可谓是爱恨交加。

一些原酒企业明显存在过渡依赖瓶装酒企的现象,甚至被瓶装酒捆绑发展,为了保证企业自身对瓶装酒企原酒的长期供应,甘愿被牵着鼻子走,处处让步。在瓶装酒企发展艰难的当下,过渡依赖瓶装酒的原酒企业再次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

3.5多元发展,缺乏聚焦

搭上行业高速发展的列车,许多原酒企业也发展得顺风顺水。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一些原酒企业开始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进入企业并不擅长的其他领域,以谋求更多元的经营。这皆得益于在一些行业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发展阶段,多行业的进入很容易获得可观的收益。

但随着行业市场发展专业化,市场竞争开始激烈,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被专业化模式取代。表面光鲜的集团化发展,并没有给原酒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在专业化市场竞争环境下,非主业的多元化企业很容易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3.6其他方面的问题

行业赋税较重。自2001年以来,国家税收政策调整和行业政策调整给原酒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目前,白酒企业内,纯粮酿造白酒的消费税征收20%,而酒精配制酒为10%,一般酒企缴纳的税包括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其中消费税既要从量也要从价,为复合征收。价格按20%或10%缴纳,销售数量则按0.5元/500ml缴纳。

产业政策支持少。由于原酒产业的产业地位不突出,一些产区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未将原酒纳为重点产业。比如拿四川来讲,首先白酒虽是优势产业但原酒的产业地位较为弱势,同时品牌酒的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比原酒产业也更为突出。这就造成最大的原酒产区既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也没有强势的原酒品牌的局面。

媒体错误的引导。长期以来,白酒行业就是媒体的一大金主,但是行业经常成为负面新闻重灾区。可以说中国白酒的严峻形势也有媒体不可磨灭的“功劳”。媒体对行业信息错误的传递,造成整个白酒行业错误的舆论导向。媒体片面而不符事实的报道事件更是屡见不鲜,诸多不实事件均发端于媒体报道。一个简单的白酒“勾兑”工艺,便被媒体以不同载体反复报道,导致推动行业进步的一门技艺总不见天日。

关键词:原酒 白酒行业 差异化发展  来源:佳酿网  杨毅
商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