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酒类大单品塑造,不难想到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般性定律,例如“良好的品牌基因,所谓的出身名贵”,“足够的历史积淀,时间成就经典”、“极为广泛的消费群基础,消费粘性比较强”、“工艺和品质过硬”、“市场管控到位,产品价盘相对稳定”,以及“品牌及产品定位清晰,资源及策略匹配到位”等等。然而,今天笔者将从企业主观和市场客观的相结合角度来归纳总结一下酒类大单品塑造的七大定律,具体如下:
定律一:大商缔造
适用对象:适用于拥有优良品牌基因的光瓶酒大单品
代表性品牌:鹿邑大曲、沱牌大曲、景芝白干、兰陵大曲
众所周知,从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型期间,糖酒公司解体转型催生众多酒类大商,经销体系的深度变革,从某种意义上看,更加适应了白酒消费潜能激发和白酒企业产能释放的新趋势,拥有多级分销体系和配套分销能力的经销商都赚得盆满钵满,此类拥有丰富渠道资源的经销商,被众多酒企竞相追捧,企业释放了产能,收获了业绩,经销商丰富了网络,斩获了利润,各取所需。期间,拥有优良品牌基因的品牌大多收获颇丰,成就了一个个远近闻名畅销多年的经典大单品。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盒装酒品牌而言,光瓶酒大单品的塑造讲究品牌和品质,往往更倚重于丰富的分销体系。
定律二:品类独占
适用对象:适用于拥有独特工艺及原产地保护的差异化品类大单品
代表性品牌:青稞酒、苦荞酒
近年来,快消行业内,品类的创新获得了较好的绩效,也成就了众多的成功案例。例如,利用核桃奶的品类占位,创造了百亿销售奇迹的“河北养元·六个核桃”,凉茶品类冠军“加多宝”,等等。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主权时代的来临,“品类创新”在白酒行业中,提及率很高,运营和推广也较为广泛。严格来说,白酒行业的品类创新探索也从未停止过。黄金期内,香型的品类创新定位较为普遍,酒鬼的“馥郁香型”,董酒的“董香型”,四特的“特香型”,景芝的“芝麻香型”,仰韶的“陶香型”等等。
2013年以后,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白酒企业更是加强了品类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在保健酒领导品牌劲酒持续培育下,“毛铺苦荞酒”的快速起势引发了行业一片健康白酒大讨论,众多酒企相继跟进。其后,天佑德青青稞利用青稞酿酒独特工艺,“天佑德·青稞酒”快速成长为青海领导品牌,可谓是,西北狼风头强劲。究其根源,资源的高度聚焦和品牌产品的差异化是品类独占型大单品成功的两大关键因素。
定律三:档位整合
适用对象:适用于精准品牌定位及规模原点人群的品牌大单品
代表性品牌:精品皖酒、宣酒特贡、古井贡酒年份原浆
一直以来,徽酒的营销模式创新在业内被广为传播和高度认可,但是,据笔者的服务经验来看,多年来,真正被业内广为采纳的依然局限在“盘中盘理论”上,之后的“消费者盘中盘”也是在终端盘中盘基础之上的延伸和升级,代表案例则被公认为苏酒的领袖“洋河·蓝色经典”,然而,深入研究近十年的各徽酒品牌的起起伏伏,不难发现,“档位整合”模式却被普遍忽视。15元的“皖酒·精品皖酒”、35元的“文王贡·正一品”、60元的“宣酒”(现已控盘至65元)、90元的“口子窖·五年”和“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献礼版”及110元的“古井贡酒年份原浆·五年”和“口子窖·六年”,各自占领了一个精准的细分档位,综合来看,通过“档位整合”来打造区域品牌大单品的关键在于各品牌综合的品牌势能和渠道张力。
定律四:人口红利
适用对象:适用于拥有人口密集型地缘品牌大单品
代表性品牌:鲁酒及豫酒品牌
纵观整体白酒行业的品牌格局和量级,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主力大单品的量级与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反向关联的效应,貌似,经济水平越差,白酒消费量越大,酒企规模和效益越好;泸州老窖为了推行精耕乡镇白酒消费新蓝海的“盒装酒下乡,光瓶酒进城”策略也从某个层面佐证了这一现象;再聚焦到几大主流白酒板块来看,除去川贵两大主流白酒产业基地之外,山东、河南、安徽、河北、湖北酒企众多,名声显赫的名酒品牌不胜枚举,究其根源,人口红利应是主因,其中,当属鲁酒和豫酒品牌受益最为广泛,例如,坐享菏泽千万级人口大市的“花冠酒”迅速成长为鲁酒隐形冠军,快速崛起的中原白酒新领袖“仰韶”分享了亿级人口大省的人口红利,等等。
业内做白酒市场份额预估时,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即,单市场白酒份额=人口数*200元(欠发达地区最低可以乘以150元,经济发达地区最高可以乘以350元),往往实现第一品牌占位可斩获40-60%左右的市场份额,第二品牌占位可占据20-30%市场份额,其他的三四五线品牌合并计算也不超过20%的市场份额。人口红利的效应不单单在于消费群体基数,深入地看,政府作为支柱性企业的专项扶持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白酒地缘消费情节厚重则是两大主引擎。泸州老窖2017年全国招商大会上,营销公司总经理所宣导的“泸州老窖的事情就是泸州市政府的事情”便是最好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