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过去一年,杨陵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2014年8月13日,1919登陆新三板,成为内地首家挂牌的酒类流通公众公司,在此前8年半的时间里,杨陵江仅仅拥有40多家门店,而在过去半年,他把这个数字扩大了10倍。
对于合作店,杨陵江尝试了类直营化的轻资产扩张模式,合作的经销商除了缴纳管理费外,剩余事情由1919统一管理,并承诺盈利。
根据1919在2014年的年报数据:其43家老店的销售收入为5.43亿元(不含税),同比增幅60.62%,平均单店销售额约1500万元,最高年回报率为213.04%。
基于线下门店的O2O模式是杨陵江商业模式的核心力量,“不烧钱,能盈利”则是他的法宝。阿里巴巴入股苏宁给了他更大的信心,他在朋友圈发文称,“1919不仅一定会成为酒类行业的天猫+苏宁,还会成为酒类行业的顺丰+怡亚通”。
“身份”革命
一场关于创业项目的路演正在进行,众多年轻的创业者聚集在这里,希望可以获得官方乃至资本的认可。地方领导人出现在下面,对于政府来说,这是一个宣扬支持创业姿态的绝佳时刻。
杨陵江作为创业导师出现在第一排中。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对每一个创业的项目做出点评,并给到创业者一些建议。
他显然成功的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表达观点也是他擅长的地方。但他对随后演讲时使用的PPT感到不满,他觉得,在这样一个场合,他更应该多讲创业,讲发展趋势。
这是杨陵江身份的一个重大变化。至少一年前,他还被称为“行业公敌”“刺头”“异类”等,他要做的工作室到处宣讲1919的商业模式。但现在,一些新的称呼开始用在他身上,例如公众公司的CEO,创业导师等。
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商业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我们正在被别人认可的路上了,以前很多人不相信,但事实已经摆在这里,”杨陵江说。
去年,一位政府部门的领导人主动到1919考察,他告诉杨陵江,“以前还真不知道成都也有这样有名的电商企业”。在此之后,杨陵江还接待过更多各级政府部门的官员。今年,他的公司还获得了政府部门提供的免费办公室。
这让杨陵江有了一种公平对待的感觉。他说,“政府对我们的肯定是我想要的,这是一种平等对待的态度”。但他谨慎处理者这样的关系,他说,企业发展的轨迹和模式,不会因为这样的关注而改变。
此前,杨陵江和他的1919一直处于被行业酒厂封杀的风口浪尖上。在过去两年,1919与茅台、五粮液、郎酒、洋河等均上演过封杀与反封杀的戏码。
在这样的封杀浪潮中,杨陵江选择了频繁公开通过媒体发声的策略。“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杨陵江说,“很多酒厂到现在不愿意公开和1919合作,对他们来说,和1919合作,面子上过不去,就跟签署了一样难受”。
但自从进入政府关注的视野后,至少在四川大本营,这样的封杀和不平等对待已经少了很多。杨陵江称,“我们和绝大多数酒厂的关系已经得到改善”。
实际上,自从登陆新三板之后,杨陵江公开发声的次数在减少,一方面受制于信息披露的规定,更重要的是,他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行业“刺头”,而是一名企业家了。
大多数人都同意,作为酒类电商第一家公众公司的领导人,杨陵江应该承担更多的公众责任,对于仍处于萌芽状态的酒类电商来说,需要一个更有行业视野和企业家情怀的1919。
很多人对杨陵江有了新的期待。跨界合作的项目、酒行业的经销商乃至机构、券商等,开始频繁拜访1919成都总部,人们已经开始相信,这里,有中国酒类电商的代表性商业模式。
当然,对杨陵江更为期待的是他的员工,他们用疯狂的工作表达着自己的意愿和诉求。杨陵江会告诉来访的客人,“6点下班后,这里很少有人按时离开”。
好在,杨陵江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按照919披露的半年报,2015年上半年,1919营业总收入为4.32亿元,同比上涨64.73%。核心资源门店方面,1919已在全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100多个城市均开设了近400家门店。对于年内共开设500家门店的目标,杨陵江表示出足够的信心。
当然,这很有可能只是故事的上半段。杨陵江正在筹划的是,让1919真正变为一家平台公司,成为一个带有资本运作性质的平台,而他的其他部门,都将成为这个平台的组成单元。未来的1919可能会成为一家依靠数据营销和供应链服务取胜的平台公司。
简单理解就是,未来,1919负责营销推广的职能中心会变为广告公司,除了给1919提供品牌公关服务外,还可以到市场上接单,为别的公司提供服务;人力资源中心同样,这个中心会变为人力资源公司,服务于酒类行业的所有企业。
重要的是,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由原来的基于行政管理的配合变为独立核算单元,相互之间进行交易合作,成为正式的公司运作模式。而这些未来公司的负责人,都会拿到相应的股权,成为名符其实的“老板”。
这个模式听起来有点想象力,但并非不可实现。实际上,杨陵江已经开始注册这些公司,内部的尝试也在进行,子弹已经飞在路上。
“上市给了我清晰的股权,让我有机会去操作这样的变化,”杨陵江说。